守护舌尖安全需部门利剑出鞘
2017年08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庄利梅
  逛街溜达,遍布报亭、小卖店和学校门口的“台湾烤香肠”常常吸引着市民。一根肠,两块钱,考得外焦里嫩,等公交或者路过的时候,买一根解解馋。领着孩子的家长也会给孩子买一根当作零食。然而,大家在享受烤肠美味的同时,应该没有考虑过这2块钱的烤肠里有没有肉?都是什么肉?(据《齐鲁晚报》8月2日报道)
  市场上的很多食品,因为各种添加剂的无节制使用,已经由美味的食物变成致人疾病的恶魔。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数市民只知道大快朵颐,根本没有想到,也没有认真辨识其是否具有毒副作用。
  相关专家讲,上述小食品如果按照国家标准添加亚硝酸盐等食品添加剂,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市场上一些小作坊过量使用,那就危险了。专家提醒,香肠等加工肉制品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要经常吃、大量吃,更要选择去可靠的正规店铺去买。在食用时尽量配合吃些新鲜蔬果,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专家的提醒我们应该牢记于心,但我们除了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之外,就可以任由这样危害公众健康的不法行为堂而皇之地在街市上招摇吗?职能部门的利剑为什么不能及时出鞘,这不是食安部门的本职工作吗?显然,从公众食品安全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专家的警示决不能,也不可能替代职能部门的严厉执法。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但长期以来,却有相当一批无良商家无视国家的有关食品安全生产、加工与销售的法令法规,肆意践踏公众的合法权益,严重威胁着公众的饮食安全。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食品添加剂被非法滥用,公众几乎无时无刻不为有毒食品所困扰。由于自身科学常识与认知条件有限,仅仅依靠公众自己去有效识别不合格食品,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也无形中加剧了公众对饮食产品的恐惧心理,产生了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乏力的严重不满。
  公众期待相关部门尽快向危害市民健康的食品市场“亮剑”。只要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从源头到市场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无良商家针对食品的犯罪行为就会得到有效的遏制。但是,职能部门要想消除公众心中的疑虑,将“运动式执法”变成“常态化执法”,亟需将责任前置,时刻不忘自身的职业操守与社会担当。唯有如此,才会使那些无良商家再无机会,再无能力,再无胆量以身试法,最终还老百姓健康安全的食品市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