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尊圣:用不朽的黑白赞美不朽的胡杨
周尊圣书画精品展将于9月1日在青未了画廊开展
2017年08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9月1日,周尊圣书画精品展将在青未了画廊(山东大厦大堂)开展。本次展览由山东省文联、齐鲁晚报主办,齐鲁美术馆、青未了画廊承办,将集中展出周尊圣的“天山红”和“不朽的胡杨”系列作品四十余幅,以不同的视角、多样的作品形式展现艺术家的创作新貌。
  周尊圣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是一位较早形成自己绘画风格特色的画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周尊圣只身多次深入新疆腹地汲取艺术营养,经过不懈地探索和挖掘,终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找到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绘画题材,成就了闻名中国画坛的“天山红”这一经典图式,开拓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新领域;他又是一位永不停歇、不断创新的画家。“天山红”系列作品在学术和市场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并没有阻止他不断追求艺术新高度的脚步。“不朽的胡杨”系列作品则是其对“天山红”系列作品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
  周尊圣笔下的胡杨与“天山红”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天山红”系列作品注重色彩的深度运用和块面表达,笔触隐在水墨里。“胡杨”系列作品则少用色彩,而是重视笔触和线条的运用,用强烈的黑白对比的肌理效果,突出胡杨不朽的生命力。虽然周尊圣在表现“天山红”和“胡杨”时追求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但其所传达的内在精神又是一脉相承的。
  周尊圣在接受采访时说:“艺术是精神的产物。作为一个画家,我会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用作品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如何用手中的画笔表现这个时代的精神。”如果说“天山红”是对天山大漠、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那么“胡杨”系列作品则是对生命本身的歌颂。胡杨作为具有西北荒漠戈壁典型地域特征的植物,素有“沙漠守护神”的美誉。在周尊圣看来,胡杨本身就是生命的象征。周尊圣表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在创作过程中对中国画的感受也会越来越深刻,更深切体会到生命存在的意义。胡杨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精神正是他在自然界寻找的生命意义。而他则用刚劲的线条、单纯而醒目的黑白,深度诠释了新疆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精神与品格。“我用不朽的黑白赞美不朽的胡杨,既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也是对生命的赞美和颂歌。”周尊圣如是说。
  据悉,本次展览是周尊圣今年在山东的首次个展,其中“不朽的胡杨”系列作品也是首次与山东的藏家与书画爱好者见面,因此具有特别的意义。9月1日-8日,相约青未了画廊,走进“天山”零距离感受红色的炽热和激情,走近胡杨开启一段生命意义的探寻之旅。  (亓俊华)
  ▲英气千载唱大风 144X366cm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