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城法院约谈24名“公职老赖”
四人主动还款,八人竟没露面
2017年09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天传唤你们来到执行局,主要是敦促大家严格履行生效文书确定的义务,抓紧偿还所负债务,不要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22日下午,济南市历城区法院执行局联合区纪委对一批“老赖”进行集中约谈,历城法院执行局局长刘克成对12名“老赖”如是说。之所以提醒他们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是因为这12人是公职人员、党员。此外,另4人在接到约谈传票后主动还款,有8人在接到约谈传票后没有到现场。

  本报记者 崔岩 马云云

被约谈“老赖”
多是替人担保

  22日下午的约谈本来是24人,既有政府工作人员,又有大学教师、公安干警,还有很多是党员,涉案金额多的百万,少则七八万,案件最早的发生在2012年。接到约谈传票至会前,有4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了还款义务,共计120万元,剩余20人涉及六七百万元。
  历城法院执行局局长刘克成表示,公职人员作为社会管理者,更应该成为整个社会诚信建设的引领者。因为特殊身份,这些“公职老赖”受到的思想震动比较大,刘克成说,这些人身份特殊,在单位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人,所以一部分人先履行了还款义务。
  在被约谈者中,很多人的情形与此相似,都是给人作担保。有被约谈者感到“委屈”,认为自己只是出于好心做了一回担保人,借来的钱自己甚至一分都没用过,却要承担如此巨额的债务,感觉不公平。
  “很多人在给人担保时,都没有仔细做出约定,结果成了连带担保人。”历城法院执行局执行一庭庭长秦笃毅提醒,很多公职人员的债务都是由替他人担保引起的。当借款人无力还款时,担保人需要承担还款责任,二者在法律上责任一样。所以,教训之一就是不要轻易替人担保。
  记者注意到,除去已经履行义务的4人,应该还有20人,但当天到现场接受约谈的只有12人,还有8人竟然没露面。刘克成说,对于没到的人,法院将进一步采取跟进措施,促使他们履行义务。“如果一意孤行拒不履行,由于这些特殊群体有能力履行,我们将采取扣发冻结工资,到房管局、车管所、证券公司等查询其财产,并进行处置。”
公职人员当“老赖”
影响晋职晋级

  会上,刘克成提醒这些“公职老赖”不要有侥幸心理。刘克成还给他们算了一笔“政治账”。早在2010年,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综治办、最高法、最高检等十九个部门专门下发意见,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党员、公职人员可以由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纪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组织人事部门可以进行训勉谈话,并将其失信情况作为对被执行人在任职选调、晋职晋级、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等工作中考虑的重要因素。
  2016年至今,最高法院先后修改下发多个文件,山东省、济南市也出台相关规定,严厉打击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加大拒执罪的移送和裁判力度都将成为法院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了失信名单,可能坐不了高铁、乘不了飞机,寸步难行,但要是被移送拒执罪,就是连工作都保不住了。所以奉劝各位积极主动履行义务,不要尝试破坏社会的诚信和谐、不要尝试挑战国家的司法权威,否则最终面临的将是法律的严厉制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