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写作业,家长秒变“吼爸吼妈”
教育界人士:培养学习习惯比作业对错更重要
2017年1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一位上海爸爸陪娃写作业的视频火了。视频里,爸爸先是不耐烦地说“你想写几写几”,后来又拿过草稿纸做示范,最后气到拍桌子怒吼。这段视频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共鸣,很多经常陪写作业的爸爸妈妈都表示有过类似体验。在孩子们眼中,陪写作业的爸妈变得“太可怕”。对此,教育界人士表示习惯比对错更重要,家长也要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

  见习记者 潘世金
本报记者 李 飞    

【孩子】
陪写作业的妈妈
总是“发脾气”

  龙龙今年刚上三年级,每天晚上回到家,妈妈就会盯着他拿出作业本,开始陪他写作业。“陪我写作业的妈妈和平时不一样,总是对我很凶,生气的时候还用棍子打我。”龙龙说,有时候做数学题比较粗心,一个数算错了,妈妈就会让自己好好想,如果没有想出来,妈妈就会“大发雷霆”。
  龙龙告诉记者,进入三年级,妈妈发火的次数明显增加了。“教你这么多遍怎么还不会。”每当龙龙单词发音读错时,妈妈总会这样吼。“每次妈妈发火,我都很害怕,希望平时那个温柔的妈妈能赶快回来。”龙龙心里想。
  五年级的婷婷说,每天晚上也是妈妈陪着写作业,旁边有一个人盯着,总是会不自觉地紧张。记者随机在省城街头采访了十几名小学生,在问到陪写作业的父母是什么样时,半数学生用了“发脾气”“紧张害怕”等词来评价眼中的父母,而且高年级的学生普遍不希望写作业时父母陪着。
【家长】
忍不住发火
事后又自责

  采访中,多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写作业时总出现拖拖拉拉、注意力不集中、做题粗心、字迹不工整、朗读不准确等问题,多次指导后孩子毛病仍未改正,就难免控制不住情绪,提高嗓音,甚至大声斥责、动手。
  汤占峰是一名六年级学生的父亲,虽然工作忙碌,但他总是把孩子的成长放在第一位。“孩子刚上学,我每天都会陪他写作业,并帮他一一改正错题。遇到孩子粗心时也会发火,甚至气得捶胸顿足。”后来他发现陪写作业其实弊大于利,既不利于老师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也不利于孩子的后期复习。“现在我只关心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不再关心他的对错,因此发火的情况少了很多。”
  郭军晓是一名五年级学生的妈妈,她表示女儿刚上一年级时,自己和网上家长的心情是差不多的。“只要女儿字迹不工整,我就会撕掉让她重新写,所以女儿往往是边哭边写。”郭军晓说,每次发完火也会反思自己,感到自责,但是下一次还是会忍不住发火。
  记者采访了解到,遇到孩子不会的题时,很多家长选择上网搜答案,尤其是数学题,但网上的解题思路有时候和孩子的思路不太一样。比如遇到一个应用题,家长首先想到的是设未知数解方程,但是孩子却很难理解。“尤其进入高年级,给孩子讲题越来越难了。”
【教育界人士】
掌握科学方法
培养孩子学习习惯

  2015年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其中指出,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其他学科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陈老师是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她认为家长在一旁盯着孩子写作业的方式并不可取。“孩子一边写,家长一边改,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感,而且对他的整体思路也是一种打断。”她说家长需要多注意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不是把关注点放在作业的对错上。
  山师附小朱立金老师表示,陪写作业的情况在家长中比较普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如果孩子的实际能力和自己的期望有差距,可能会因此发火,反而会使孩子畏惧学习。”
  济南市饮马小学校长牛洁表示,陪写作业并不是指时间上的长短,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家长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监督,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心理期待。” 
  济南市舜耕小学校长胡爱红表示,这是一个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问题。“家长没有必要行使老师的责任,在陪孩子写作业方面,家长可以更加关注孩子写作业的时间、完成得是否认真,至于批改作业则是老师的事情。”
  同时,胡爱红表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学校也可以开展相关教育讲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