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儒家文化国际传播(曲阜)论坛传递儒学传播好声音
讲好儒学故事,提升文化自信
2017年1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与会的专家在阐述儒学国际传播观点。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在分论坛上,学者、传媒大咖和学子们分享传播理念。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本报济宁11月26日讯(记者 黄广华 汪泷) 25日,首届全国儒家文化国际传播(曲阜)论坛在曲阜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的儒家文化国际传播”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济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昌文主持论坛开幕式。
  论坛主旨演讲由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刘明洋主持。
  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吕芃认为,儒家文化的国际传播应该更好地发挥影视剧的载体作用,增强影视剧的文化担当。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执行院长杜骏飞从互联网思维与儒家文化传播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儒家文化是我国在儒家全球化的境遇中,与他国对话的桥梁。借助互联网思维,儒家文化可以在世界璀璨的文化星空中闪耀光芒。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徐艳玲认为,儒学文化的国际传播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从主体维度、内容维度、方式维度、环境维度、媒介维度和受众维度等多维度讲好儒学文化的国际传播。
  济宁市委书记王艺华在致辞中表示,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济宁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切实增强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文化担当,扎实推进文化创新,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儒学研究“登峰”,增强儒家研究话语权,另一方面要抓好儒学普及推广“落地”,讲好中国故事、孔子故事,为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济宁贡献。
  本次论坛旨在纪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四周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在儒学国际传播中唱响“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济宁将全力推进“文化强市、首善之区”建设,加快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儒学人才高地建设,在儒家文化研究阐发、传承普及、道德文明建设、文化交流互鉴、文化经济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成功进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论坛由济宁市委、济宁市政府、山东大学主办,济宁市委宣传部、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山东大学传播与媒介研究中心承办。

传媒大咖、高校学生 分享儒家文化传播理念
  本次论坛还设置两场分论坛。在“儒学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构建”分论坛上,多名学者围绕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一带一路与文化传播、新时代的东学西渐、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儒家文化符号体系构建、儒学道统与文化自信等主题进行了思想分享、学术交流。
  在济宁学院举办的“儒学文化国际传播与讲好中国故事”分论坛上,学界专家及来自《北京时间》、《现代传播》、《儒风大家》等传媒机构的业界专家与学子们进行了交流互动,既有理论前瞻,更有鲜活案例,引起热烈反响。
  本次论坛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特向论坛发来贺信,对论坛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表示愿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协力合作、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黄广华 汪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