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济钢片区将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新城
改造老建筑,留存城市工业记忆
2017年12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济钢片区区位示意图。 资料片
     14日,济南市规划局发布《济南市济钢片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公告》,邀请国内外高水平的设计机构共同参与济钢片区的城市建设,提供具远见、富创意并且切实可行的城市设计方案。10.4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由国际眼光进行打造,衔接新东站核心区,共同打造城市次中心。
  本报记者 魏新丽
见习记者 赵夏晔

济钢片区位置优越
将成东部发展引擎

  济钢片区位于济南市中心城区东北部,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和新东站城市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打造成为产城融合的济南东部新亮点。
  该片区周边是当前济南开发建设的热点区域:西北侧新东站核心区、东侧田园新城及王舍人村安置区都已经开始建设,张马屯片区目前已出具规划条件;北邻白泉湿地公园;南部紧邻济钢新村等生活区。
  根据公告,济钢片区规划范围北至济青高铁和梁王车辆段用地边界,南至胶济铁路、工业北路,西至新东站核心区东边界,东至东绕城高速。片区总占地面积为10.49平方公里,在该范围内还将依据城市设计方案研究确定3平方公里左右的核心区域进行深化设计。
  片区距北部遥墙国际机场和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约10公里,向南距济南CBD约8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让这一片区成为带动东部地区发展的城市次中心的重要引擎。
  未来,这里将体现片区特有的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将衔接新东站核心区城市设计,与新东站核心区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功能完善的城市次中心。
定位产城融合
要建生态智慧城市

  济钢片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公告明确了济钢城市设计的要求,即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新城,片区将优化生态环境,留存城市工业记忆,塑造现代新城风貌,打造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和“城市双修”示范区。
  济钢片区城市设计中,产业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设计方案应该注重济钢片区与次中心各组团及周边区域的功能衔接、职能分工和产业发展定位。
  目前,济南已经启动了《济钢地区发展定位与产业业态策划》专题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济钢片区的发展定位与愿景目标;确定产业策划,提出功能业态组合和目标客群,功能业态规模和空间布局的指导方针;提出近期启动区建议及开发运营策略等。
  城市设计方案中,要根据这一专题,结合其提出的产业发展体系和主导功能,进行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布;对创新创意、科技研发、高新技术、金融商务、商业服务、文体娱乐、居住公寓等各类功能业态组合、配比及空间分布进行深化、量化、优化、细化。
  济钢片区还将建设智慧新城,注重生态、智慧及可持续性。基于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方案要突出智慧城市内涵,提出针对济钢片区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主要内容和整体发展策略,建立科学有效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片区工业遗产
将得到保留改造

  济钢片区是济南的老工业区,目前以工业用地为主,居住及配套设施用地较少,济南钢铁总厂、济南化肥厂、蓝星石化、济南塑料厂等老工厂都在这一片区。目前,这些工厂大多已经停产或者搬迁,未来这些工业遗产将得到保留和改造。
  根据公告,济钢片区要留存城市工业记忆,在城市设计方案中也要体现工业建筑保留利用等内容。目前,《济钢厂区工业建筑调查评估与保留利用规划研究》正在进行,该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济钢厂区工业建筑现状布局;明确保护对象建筑及其活化目标、策略;工业建筑利用初步策划;制定建议保护建筑清单,划定保护范围并提出各对象保护等级、改造原因、改造策略等要求。
  在城市设计方案编制过程中,也要参考这一专题研究,衔接其成果,编制工业建筑保留利用的策略,结合对济钢厂区现状调研评估,科学合理确定拟保留工业建筑,并深化利用模式的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建筑提出改造利用意向方案和开发运营策略。
  比如在公共开敞空间方面,要充分考虑拟保留工业建筑,注重文化传承延续,组织富有特色和宜人的开放空间系统和人文景观。在功能区分和产业业态分布层面,也明确提出需要进行拟保留工业建筑的业态策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