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人想飞,为啥就他俩真上天了
2017年12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若说这世界上有什么创业故事听起来最为神乎其技,也许非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莫属。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试飞成功。从这一天起,人类正式进入了航空时代,而莱特兄弟也随着这次成功永载史册。
  说这个故事神奇,是因为莱特兄弟的身份与他们达成的目标之间差距实在太大。两个人并非那个时代最为顶尖的科技工作者,事实上,他们都只上到高中毕业就回家创业,靠修自行车谋生。虽然那个年代教育尚未像今日般普及,高中文凭也很难得,而修自行车在当时也算“高新技术”,但这俩人的身份毕竟还是跟开飞机上天差得太远了。
  很多励志书籍在谈到莱特兄弟时,总喜欢大谈他们怎样从小立志发明飞机,后来又如何潜心研究,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终于修成正果。然而,如果细读史料,你会发现,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探索者,莱特兄弟并不十分“努力”。恰恰相反,他们其实是很“偷懒”的一对探索者:从1899年正式着手第一架模型机的制造,到1903年一飞冲天,仅仅花了不到五年时间,进行了几百次试飞就成功了。
  这个速度实在令他们的竞争者们汗颜。要知道,在整个19世纪的后半叶,发明比空气重且自带动力的飞行器可是个热门,多少人豁出毕生的时间、精力、金钱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却都未成功。比如德国航天先驱奥托·李林塔尔,一生中搞了三千多次飞行实验,还在最后一次飞行实验中因坠落而摔断脊柱,为自己的理想而牺牲。连这样拼命的人都搞不出飞机来,很多科学家都对这事基本死心了。就在莱特兄弟成功试飞前一个半月,当时的科学泰斗西蒙·纽科姆直接发文断言:任何重于空气的机械都不可能飞起来,即便起飞能够成功,也无法解决着陆问题。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莱特兄弟,这对身份既不出众也不比其他探索者更努力的人最先发明了飞机呢?这里面其实藏着一个至关重要的思维突破。
  事实上,在莱特兄弟以前,发明家这个行当与科学的结合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般紧密。比如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中的大多数发明其实都是靠频繁实验、“草垛寻针”的方式获得的。这种思路在发明飞机的事业上也是如此,前面提到的航天先驱李林塔尔,直到人生的最后十年才开始系统研究空气动力学,并对自己的飞机做相应改进,而更多的探索者们压根儿不懂什么动力学知识,只是凭经验和想象搞出一台飞机就想上天,很多人第一次试飞时就摔死了。
  与这些蛮干的同行相比,莱特兄弟在着手设计飞机前,先是认真研读了19世纪初空气动力学之父乔治·凯利爵士的理论,在彻底弄懂之后,再基于该理论着手设计飞机。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莱特兄弟的飞机是同时代所有设计中最不像鸟的。正是这种基于客观理论而非主观臆想的设计思路,让他们在起点上就超越了绝大多数同行。
  更了不起的是,即便有了这样靠谱的设计,莱特兄弟依然没有草率地决定试飞:他们十分超前地想到了先打造一个风洞,并在其中进行了上千次的风洞实验,在风洞实验成熟后,再拿到自然环境下去试飞。这个思路又为他们节省了无法计算的时间和风险成本。
  莱特兄弟的成功是很多“心灵鸡汤”喜欢引用的热门故事,人们喜欢强调他们的勤奋、勇敢、拼搏,但事实上,这些品格是同时代所有航天先驱的共性,但具有这些品格的大多数人都失败了。决定莱特兄弟成功的关键,其实是那些常为人忽视的“小品格”:勤奋之前的理性、勇敢之前的谨慎、拼搏之中的勤于思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