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介企业“痛并快乐”的转型
代表委员:放权后,政府在监管服务上要继续下细功夫
2018年0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7年9月1日,济南颁发省内首张“三十一证合一”营业执照。(资料片)
     2018年,对山东来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启动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第一年。
  省两会召开之际,本报推出“有为”栏目,聚焦在新旧动能转换、三大攻坚战里涌现出来的山东故事。让我们在咱山东全面求强的过程中贡献强有力的力量。
  在这个寒冬里,王卫卫忙得热火朝天。作为已经从事企业登记代理业务六年的小微企业主,她笑称自己的公司正经历着转型期的苦恼,但“痛并快乐着”。
  “痛”是因为企业登记注册门槛一降再降,手续不断简化,冲击了公司业务量。“快乐”的是企业生态环境优化了。她说,现在跟政府部门打交道痛快多了。
  在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和委员看来,王卫卫公司转型的故事,正折射出了山东省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他们也建议,在放权之后,政府在监管和服务上还要继续下细功夫。
  本报记者 崔岩 陈玮 马云云

营业执照代办业务
几乎到了尽头

  六年前,王卫卫注册成立济南华兴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为小微企业主。这次创业得益于她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当时正是企业登记注册的井喷期。”她说,不少朋友在办理手续时感慨很麻烦,不仅需要提交验资报告,有时候一个手续就需要跑好几趟,繁琐得很。
  那时差不多是她公司发展的黄金期,业务量大,员工也很快从3人变成了6人,营业额翻倍。
  但随着注册门槛的放宽,验资报告取消了,注册资本由实缴变为认缴制,再加上“多证合一”改革,营业执照代办业务几乎走到了尽头。
  王卫卫举了个例子,前一阵她帮朋友注销企业,如果按一般程序,企业要申请清算组备案,还要在报纸上刊登注销公告满45天,再到登记机关提交包括清算组备案等在内的全部材料。即使每次材料都齐整,也至少要跑五六趟,花费半年时间。
  王卫卫通过简易注销后,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企业无需提交清算报告、投资人决议、清税证明、清算组备案证明、刊登公告的报纸等材料,注销登记的材料也精简为4份。“我只跑了两趟监管部门、花了不到俩月,公司就注销了。”王卫卫说,省钱不说,还比以前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时间。
  “既然享受了放管服改革的便利,就得接受它带给我们的‘挑战’。”现在,王卫卫对公司业务进行了调整,学习各种金融服务项目,不再单纯靠工商登记业务,而是向代理记账、行政审批许可、注册变更等业务延伸。“审计、投标、社保、公积金……我们也在整合平台,只要客户有需求,就可以找出供应点,多元化发展。”
借增值服务
发展新业务市场

  “多证合一”改革实施后,王卫卫的公司业务受到冲击,尤其是自2017年9月1日起,山东更是实现了“三十一证合一、一照一码”,切实降低了市场门槛。王卫卫借此做增值服务,用来发展新的业务市场。
  “类似买一赠一。”王卫卫说,如果客户有其他业务需求,登记注册业务就相当于免费赠送。之所以敢于赠送,是因为这个业务对她来说已经很简单了。
  1月22日下午,在济南市天桥区工商局,王卫卫正在帮客户做住所变更。来之前,王卫卫就从网上提报了材料,在线预审通过后,才拿着纸质材料到工商局现场办理。不到半个小时,企业注册变更业务就已完成。不过,这还不是王卫卫最快的纪录。今年她帮一个企业代办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前后用时不到5分钟。
  王卫卫还记得以前没有在线预审环节时,有时拿着材料大老远跑过来,不合格就相当于白跑一趟,反复好几次是常有的事。办理时,光排队就要等上半天,基本上一天也就接一单。
  对王卫卫来说,在线预审只是一个环节,业务办理得顺利,是整个工商系统简政放权实现“多证合一”的效果。自“多证合一”改革实施以来,通过“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企业申请人在办理业务时,只需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并在申请表上勾选所需办理的涉企证照事项即可。
  “这个增值服务比较划算。”她笑言,这种原先的“老业务”成本已经较低,在转型过程中,借此来发展新客户和新业务,成为一个过渡的桥梁。
  跟王卫卫一样,作为企业负责人,省政协委员、中天运会计事务所山东分所总经理张松旺也感同身受。拿企业年检来说,过去需要提交相关报告,到工商部门实地盖章,有时要跑好几趟。实现电子年检之后,在网上就能够提交资料,收到电子版的营业执照,想查询的时候随时可以查,非常方便。
  省人大代表、济宁市工商联副主席王潇夏亦深有体会。“从企业来讲,这些年在办理证照等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审批过程缩短,效率提高了一倍。”
  王潇夏说,尤其是网上审批,企业的人力成本明显下降,“原来要专门组织一个部门对外办理企业的各种手续、迎接各种检查,现在一个人就可以把各种证照办完。”
越来越多的人创业
给中介提供了转型机遇

  王卫卫发现,虽然办事便利了,可管理却更严格了。比如,对于他们这种代理机构的管理,没有营业执照,没有代理资格,就无法办理相关业务。
  王潇夏认为,权力下放,但责任不能放。她建议,各地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打破部门间壁垒,并且要细化,比如要明确权限、谁说了算、减到什么程度,避免“大而化之”的简政放权。
  权力放下去,事中事后监管也得跟上来。如今,山东制定了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总体方案,健全“一网三库一平台”社会信用体系。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已与52个省直部门和17市实现信息共建共享。下一步,我省还将出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打造山东“123456”放心管的新型监管模式,着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
  “放管服”搞好了,市场也就活了。截至2017年底,我省实有各类企业和注册资本(金)分别为225.9万户和15.7万亿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177.8%和299.3%,山东成为继广东、江苏之后第三个拥有200万企业的省份。
  王卫卫对企业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现在企业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宽松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创业之初或许需要不少咨询、财会服务,这恰恰给我们公司的转型提供了机遇。”她说,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企业,终将会享受到简政放权所释放的红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