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化和创新为核心,布局国际最前沿
新动能助推齐鲁制药“全球新”
2018年0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齐鲁制药创新中心入驻波士顿。
  投资4.5亿元建成的新动能车间。
  新动能车间外景。
  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揭幕。
     日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借此东风,以齐鲁制药为代表的一大批鲁企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奋勇争先,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省两会召开期间,本报记者走进企业,实地探访新旧动能转换实践。
  “实施创新与国际化两大战略,从‘中国新’到‘全球新’,销售收入历史性突破200亿元大关……我们要走出去,并通过创新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说。
  本报记者 焦守广

  "新动能"助力2017靓丽答卷
  集团销售收入201.44亿元,出口4.53亿美元……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齐鲁制药集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李燕表示,这一成绩不仅体现在销售收入历史性突破200亿元大关,更重要的是发展质量、发展水平也较以往有较明显的提高。
  “比如说我们去年4.53亿美元的出口,很大一部分的新增是由制剂贡献的,也就是成品药。而且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高端法规市场出口增势强劲。如去年齐鲁制药对美国制剂出口实现井喷式增长,从2016年的两个单品一举扩展到2017年的8个,新增6个单品,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居全国前列。”李燕告诉记者,齐鲁制药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家实现对日本出口无菌注射剂的国家。
  国内市场,去年相继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青光眼一线药物拉坦噻玛、治疗乙肝和艾滋病一线药物替诺福韦酯三个新药上市,均打破外国医药巨头在国内市场长期独家垄断,大大降低药价的同时,也成为公司集团新的业绩增长点,推动公司集团发展的新动能。
  与此同时,一批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高端新项目正在加速上马,势必为齐鲁制药接下来的发展蓄满新动能。
  齐鲁安替公司去年建成投产的七期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被认定为新动能车间。这个项目占地145亩,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投产后年产能500多吨。车间产品主要供应欧美法规市场。
  省政协委员、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齐鲁安替公司总经理侯传山介绍,该项目以先进的设备和领先的技术,具有以下领先优势:无菌原料的包材清洗、灭菌采用全自动生产线,已申请国家专利;生产过程中的投料、溶解、过滤、结晶、离心、干燥、分装各工序连接成线,为目前国内首家实现基于DCS+Batch的无菌原料药连续生产,可实现全自动操作。
  积极布局国际医药产业最前沿
  这些年来,齐鲁制药一直在探索两方面的科学实施路径。从2016年开始,公司更是把国际化和创新确定为未来发展的两大核心战略,全面布局。尤其是积极布局国际医药产业最前沿,通过集聚全球顶尖医药科研资源与产业合作与支撑资源,全力向生物医药产业、向创新药领域进军。
  “20多年前,我们‘引进来’,今天,我们‘走出去’。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2017年5月24日,参加完齐鲁制药波士顿创新中心开业暨齐鲁波士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入驻庆典仪式回国后,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说了这样一句话。
  李燕表示,要放眼全球,新药全球同步研发、同步上市,实现由“中国新”到“全球新”的战略转变。从2015年开始,齐鲁制药就先后在美国旧金山、西雅图、波士顿、纽约建成四个创新中心,与哈佛大学、美国国家癌症中心等世界顶尖科研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在上海新建一所药物研究院,构建了济南总部、上海、美国等多研发中心一体的全球研发体系,当然这一体系未来还会继续进行全球化扩展。
  据了解,目前齐鲁制药有10个拥有全球专利的创新药物项目处于研发管道中。同时,20多个国内国际一线生物医药项目研发工作也在积极推进,预计从2018年开始会陆续有新药推向市场。
  硬件上,齐鲁制药在济南高新区药谷建成了占地1200亩的生物医药产业园。这个园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之一,建有国内单体最大的生物医药生产车间。满产情况下有望实现年近百亿元的产值。新园区为齐鲁制药的“全球新”和国际化战略形成有力支撑。
  项目环境风险大?一律否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也是齐鲁制药长期坚持的发展理念。”李燕介绍,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齐鲁制药就成功探索出了中水回用经验,并在全集团推广,同时,把环保作为考核各子公司主要负责人的核心指标,与发展绩效、树先评优以及工资待遇挂钩。
  “我们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做任何一个项目决策时,都要全方位考虑环境因素。”李燕表示,齐鲁制药发展原则是,对环境风险大的项目,不管经济效益多高,一律否决。
  现有全国9大生产基地,都有一整套符合项目实际和项目所在地地理实际的环境保护机制和体系,建有完善的环保设施。截至目前,全集团用于环境保护的固定资产投资近10亿元,每年用于环保设施运转维护的投入近亿元。
  多年来在环保方面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17年,“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山东省工业突出贡献企业”、“山东省首批智能制造”等一大批重磅奖项花落齐鲁。
  引进高端人才,助力企业发展
  众所周知,制药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科技密集、智力密集和人才密集的行业。齐鲁制药始终注重人才,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李伯涛董事长就提出以人才为根本的发展方针,近年来又提出以人才战略为主线的口号,根据公司集团总体发展战略,大力引进药物研发、生产、经营、管理一流人才。
  据了解,目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9000余人。尤其是近年来省里和济南市不断出台支持招才引智的优惠政策,齐鲁制药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便利,先后引进包括泰山领军人才、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泉城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以及各类海外高层次留学归国人员在内高端人才150多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强劲动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