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鲁能泰山要保三争一?
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2018年0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鲁能此时正在广州集训,无论2018年的目标是什么,全队在尽力备战,做好自己。     本报记者 李志刚 摄
     目前鲁能泰山正在广州进行冬训,从现场的情况来看,队内气氛、球员情绪都相当不错,应该说2018赛季鲁能有了一个好的开始。2017年,鲁能在中超之中最终名列第六,足协杯赛打进了八强,未能获得本赛季亚冠参赛资格,这样的成绩不能让人满意。说到2018年,谁都想鲁能可以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但说到此前风传的“保三争一”的联赛目标,客观地说,确实有点高……
  本报记者 李志刚
1月24日发自广州

联赛竞争加剧
  如今,足球在中国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各家俱乐部都希望可以得到参加亚冠联赛的机会。2018赛季,竞争会进一步加剧。
  从实力上来说,广州恒大、上海上港、天津权健、河北华夏幸福四队与鲁能相比,可能都有一定的优势;北京国安、上海申花、广州富力与鲁能也在伯仲之间,就这么粗略一算,鲁能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有七支之多,算上鲁能,“八骏争先”,谁能跑得最快、笑到最后?恐怕只有恒大凭借连续多年累积的厚重气质,可以确保至少稳进前三,其他球队,自然也包括鲁能,都没有这样的实力和底气。
鲁能拒绝“烧钱”
  在足协新政之下,每场比赛每支球队最多只能安排三名外援出场。乍一看,外援对于中超的影响力减小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超球队对外援需求的“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只是鲁能并不打算投身到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之中。
  前段时间,有关奥巴梅杨要来中超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虽然此事暂时告一段落,但民主刚果强力中锋巴坎布加盟北京国安、阿根廷著名球员马斯切拉诺加盟河北华夏幸福却已经板上钉钉。相信在今后这段时间,类似级别的外援还会陆续加盟中超其他球队,他们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超的实力格局。单从外援的配置上,鲁能已经处于下风,而目前跟随球队训练的还是2017赛季的四名外援,几乎可以肯定,在“换援”这个问题上,鲁能不会有很大的动作。从长远来说,鲁能的经营策略没有问题,但在短时间内,自然会对球队的成绩产生不利的影响。
小将缺乏“尖子”
  “拼外援不行,但咱们鲁能后备人才层出不穷啊,优势很大。”现在一说到各队实力对比,“鲁蜜”就喜欢拿年轻球员、后备梯队、U23新政说事儿。确实,鲁能在后备人才方面拥有相当的优势,但是“只见群山,不见高峰”,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尖子球员。
  从过去来看,1993年龄段曾被誉为鲁能的“黄金一代”,但是此后这批球员的发展,应该说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刘彬彬、吴兴涵、王彤等人,虽然实力不俗,却都没有完成整体境界上的脱胎换骨更上层楼。再说说今年这批可以享受政策红利的U23球员,鲁能虽然在数量上完胜国内其他球队,但真正能挑大梁的有几个?看一看U23国足的表现,何超、韦世豪等人均已经成熟起来,与之相比,鲁能适龄球员处在什么水平线上?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笔账。
教练需要磨合
  2018赛季,鲁能构建了全新的教练团队,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这个团队需要时间,需要实战完成与球员、俱乐部、后勤保障团队、媒体及球迷之间的磨合,一下子把“保三争一”的重任压到他们身上,未免有点强人所难。
  根据鲁能此前的表态,两名本土少壮派教练李霄鹏和郝伟分别接任球队主教练和技术总监,乃是“鲁能俱乐部战略发展需要”,是俱乐部在多年吸收借鉴外教先进理念和经验基础上,对本土教练成长规划的延续。鲁能有关人士表示,“本土教练最缺乏的是机会与舞台,最重要的是给予他们信任与耐心,虽然可能会付出成绩的代价”,由此可见,对于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境,鲁能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在这一大背景下,所谓“保三争一”,对于鲁能来说,真的有点不切合实际,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2018赛季联赛“保六争四”,足协杯赛争取走得越远越好,才是鲁能可行性更高的目标定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