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宫修缮古瓦被编码保护
钟鼓楼和一宫门将以展陈形式呈现
2018年0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华阳宫修复过程中撤下的古瓦编号堆放。 济南城市建设集团供图
     本报1月24日讯(记者 王皇 实习生 赵卓琪) 24日,记者从济南城市建设集团获悉,正在进行修缮与改造提升的华阳宫古建筑群已完成勘察检修工作,园林景观改造提升的土方基础工作已基本完成。由于季节和温度原因,古建的恢复修缮工作(湿作业)目前已经进入“冬歇期”,春节后将全面恢复施工,确保今年“五一”前如期完工,开门纳客。
  华阳宫古建筑群是济南地区现存最大规模的古建筑群,被誉为“济南巨观”,它以古建多、古树多、壁画多、神仙多“四绝”著称。华阳宫古建筑群距上次大修已近二十年,部分设施陈旧老化,建构筑物急需修缮,整体环境也亟待提升。去年11月22日,华阳宫闭门谢客,进入修缮提升工作的全面施工阶段。重点对古建筑的屋面、墙面、地面、院墙、路面、彩绘等进行保护性修缮和修复。此外,园区内的绿化和环境整治提升也是此次修复的重要内容。
  目前,所有古建的勘察检修工作已经完成,年久失修的房顶苫背、望板等已全被撤下,临时撤下的古砖古瓦、飞檐檩条等都被整齐编号入库,以作后用。据介绍,此次古建修复由省内资质高、修复经验丰富的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负责,在整个华阳宫修缮中,遵循精雕细琢与修旧如旧的原则。前期撤下的所有尚能使用的古建筑构件,都被一一编号入库,后期将被全部“完璧归赵”,缺失的部分将用新构件替换,这些新构件也全部采用传统方法制造。
  在华阳宫内的古建墙壁上,能发现一个个的小“伤口”,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剔除墙壁上已经酥碱(墙体逐层酥软脱落的一种现象)的古砖后留下的。而剔除工作需要谨小慎微,避免剔除未酥碱的砖体,一块两巴掌大小的古砖,一名工人用特制的木器剔除,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时间。春节后,这些“伤口”将被同样大小的古砖无痕“缝合”,达到修旧如旧的标准。
  此外,华阳宫现存古建多为明清建筑,建筑油漆都是采用“猪血+桐油”的古法油漆,此次修缮过程中,涂刷的新油漆也全部采用该种古法工艺。
  此次提升中,华阳宫还将对钟鼓楼和一宫门进行发掘修复,为保证“原汁原味”,钟鼓楼和一宫门遗址都将以展陈形式呈现。
  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季节和温度原因,古建的恢复修缮工作(湿作业)目前已经进入“冬歇期”,春节后将全面恢复施工,保证今年五一前如期完工。此外,建筑群内的壁画修复、碑刻修复等工作将“细水长流”,综合考量环境、工艺、历史文化等各种因素,逐步谨慎高质量推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