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经受住环保风暴严峻考验,展现美丽乡村“中国样本”
力争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55%以上
2018年01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管仲纪念馆。
     2017年临淄区生产总值实现900亿元,增长6%。实施投资过千万元项目613个,同时深入开展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空气质量良好率达53.3%。过去一年,临淄区攻克了拆违治乱的复杂难题,经受了环保风暴的严峻考验,揭开了文旅产业的融合篇章,展现了美丽乡村的“中国样本”,迈出了“二次创业、走在前列”的铿锵步伐。2018年,临淄区将聚焦八大重点工作,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加快建设“家敦民富、大气精美”的现代化临淄。
聚焦绿色发展,彰显生态宜居新魅力
  大力度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强基”工程。坚持管源头、控增量、减存量同步推进,严把环保准入关,关停所有环保不达标企业。严格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和无组织排放控制,持续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如期完成“气代煤、电代煤”改造任务。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压减燃煤40万吨,倡导少燃放、不燃放烟花爆竹,打赢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55%以上。
  严格落实大武地下水富集区、刘征水源地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开展地下水压采区综合治理。实施乌河流域生态治理和运粮河湿地公园二期建设,改善“三河”流域生态环境。完成供水水质提升示范项目,加快“中线引黄”“西水东调”工程建设,优化配置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资源。新建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改造雨污分流管网19公里,抓好齐都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聚焦文化引领,增创文旅融合新优势
  深入推进文旅项目建设。按照“一带两翼四极十点”发展布局,实施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规划,加快推进十大文旅项目,打造全省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开工建设稷下学宫与诸子百家产业园、少儿齐文化研学基地,规划启动姜太公祠和管仲纪念馆扩建改造,加快齐古城、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度,培育一批文化名城新亮点。编制国家5A级景区规划,建设游客集散中心,配套完善景区道路、旅游公厕、停车场、引导标识等公共服务设施,展现齐文化旅游新形象。
  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突出“文化+”引领,融入“旅游+”理念,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打造访古探源、休闲体验、健康养生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文旅产业建设运营,策划开发实景演出、民宿度假等特色旅游产品,推广“智慧旅游”新模式,激发全域旅游发展活力。办好第十五届齐文化节、第三届世界足球文化高峰论坛,提升“齐国故都、足球故乡”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启动市民文化中心建设。实施一年一村两场戏和戏曲进校园工程。实施非遗传承保护利用工程,推动齐国故都与齐王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古建筑古村落修缮保护。
聚焦惠民利民,提升民生幸福新高度
  让群众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退役士兵等群体多渠道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将居民医保补助、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80元和4800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推进医养结合,促进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完善多渠道住房保障制度。建立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认真做好慈善、红十字事业等社会托底工作,全面落实双拥优抚政策,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
  让群众有更好的公共服务。创造条件规划建设金山小学、九村居中学,新建临淄中学和临淄二中体育馆,完成齐陵中小学改造,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办好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着力推进区医疗中心、妇幼保健院和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病房楼建设,抓好齐都、金山和齐陵卫生院改造。探索推行“互联网+医疗”,推动医联体向社区和村级卫生机构延伸,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努力建设健康临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