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良
“捎近”,这村名听起来有些古怪。但凡古怪之名,其来历大都有故事。“捎近”有什么故事?
捎近村在彩石西南部的群山深凹里。我们沿狼猫山水库西岸的山区公路七拐八拐,顺着山峪走过了七八公里后,来到了一个小山村。询问村民后得知,捎近村由外捎近、东捎近、西捎近三个自然村组成,这里是外捎近,往南不远是东捎近和西捎近。
我们再走不远,迎面一垛山墙,通体都是由巨大的条块石垒砌。从一旁历城县政府树立的《炮台遗址简介》得知,这是一座炮台,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炮台高5.5米,东西宽16.4米,南北长20.7米。早年间,炮台东面是河谷,西面是高崖,炮台上配置两门火炮和两只火铳。这阵势,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威严。
炮台墙体上,砌有两块石碑,碑上字迹较为清晰。由碑文得知,“捎近”是此地“系登泰山稍近之路”的缘故,“捎近村”一名原来如此。因为泉水丰富,后来“捎近”还曾改名“石泉山”。另一块碑文落款是“石泉山主人即霞氏董事并题”。
从炮台往南,沿深谷西侧古道南行。走过几里路,转过几道弯,就来到了西捎近村,这里只有十多户人家。进到村子里,路西一棵高大的古松,犹如黄山上的迎客松,伸展着优美的身姿。树下北侧有一精美的石刻贡台,是原龙王庙遗物。树下东侧有历城区人民政府设立的保护“捎近古井群”石碑一块,碑文中古井“现有五眼”,就是古炮台碑记中所记载的“甃石井五源”,我们按碑文所指示的方向,先后找到了这五眼古井。古井的井口井台,皆由巨石精细雕凿而成。在不大的方圆内,就有五口古井,可见当年供其饮用的人畜之多。
东北方不远就是高家庄园遗址。规模宏大的庄园,楼阁殿宇大都损毁,只有当年的一处地下仓库、一个门楼和一层炮楼残存。楼阁殿宇残存的墙基都是由打磨精细的长条块石垒砌,严丝合缝,仅从这就可看出,当年庄园里的楼阁殿宇修建得多么精美。炮楼还有一层,也都是由大块的条石垒砌,保存较为完好。从这一层也可看出,当时的炮楼修建得多么坚固和威严。
炮楼南侧是一处新垒砌的高台,高台有六七米高。高台上一棵一抱多粗的古树被铁质栅栏围护,树干上镶嵌有“济南市古树名木”标牌。我们拍完照片后走下高台,遇到村里人才知,这是村里的镇村之宝“降龙木”。
“降龙木”是什么树?我们过去听都没有听说过。再联想到古炮台是何人所建,小山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古井,高家庄园的主人又是何许人也,这一系列的疑问更让我们好奇。已近中午,我们便走进距“降龙木”不远的“农家乐”,一来就餐,二来解开这些疑问。
老板就是捎近村人,很热情地接待我们,她说:这棵树叫“降龙木”,我们叫它“牛筋树”,它木质坚韧,折而不断,就像老牛筋。每年五一前后开花,满树繁花犹如雪压枝头,密不透风。花型很像茉莉,洁白芬芳,清幽淡雅。花期有十几天之多。夏天时,别处蚊虫成群,唯独这树下周围没有蚊子,我们一般都在这树下乘凉。这五口古井都是高家庄园的。当时高家庄园规模很大,佃户、佣人、杂役以及看家护院的兵丁,有数百人之多,再加上大小牲畜,每天用水量很大。所以,建庄园之初,就开凿了这五口井。这些井水都很大,即便是大旱之年也不曾干涸。这水也很好喝,我们村有很多八九十岁的长寿老人,可能与常年喝这井水有关,因此,这五口井也叫“长寿井”。
喝了口茶,老板接着说:谷外口炮台是为保护这高家庄园而修建的,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当时炮台上面架设有火炮和火铳,驻有兵丁和炮手。炮台墙体里垒砌有石碑两块,现在碑文还清晰可见。
听到这里,我想起了炮台上的碑文落款“石泉山主人即霞氏”,问:“石泉山主人即霞氏”就是这高家庄园的主人吗?老板说:是,就是这高家庄园的主人高即霞。高即霞是章丘巨富,同治元年,因帮助曾格林沁剿灭东捻军有功而被同治皇帝奖赏黄袍马褂,赏戴大花翎,诰封“世袭云骑尉”,还把以捎近为中心的这一大片山谷都赏赐给了高即霞,高即霞便出巨资在这里修建庄园。当时,庄园规模宏大,由东院西院、前后花园组成,院内有亭台楼阁、殿宇廊厦、地下库房、门楼以及南炮楼、龙王庙等。高家常年有人在这居住,一年四季人来人往。特别是夏天,高家全家都来避暑。这里还有个有趣的插曲,高即霞就是章丘旧军孟家著名儒商、电视剧《东方商人》中的主人公孟洛川的姥爷,说不定,当年孟洛川也在这庄园里居住过。
这小小的捎近村,不光有故事,有炮台古迹,有庄园遗迹,有古树名木,还有历史传说。我们一行人不由得感叹,这次捎近村之旅,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