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聊城11月29日讯(记者 张超) 28日,记者从“12345”市长热线获悉,根据综合交通专项规划,聊城市将积极构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多模式、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全力打造冀鲁豫三省交界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门户。
综合交通规划范围为北至北外环、西至德商高速公路,东至一干渠西侧的规划道路,南至南外环路,面积约386平方公里。规划坚持区域交通一体化、公交优先发展、交通与用地协调发展、区域差异化等策略,努力实现“2111”交通目标,即2小时通达京津冀协同区核心城市,1小时到达中原经济区郑州及省会济南,1小时到达周边县市,中心城区公交500米站点覆盖率100%。
铁路运输方面,全市将按照“三高铁、一城际、三普铁”的铁路网总体布局结构,完善聊城“木”字型高速铁路网,加快推动聊城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络的步伐。其中,“三高铁”为京九高铁、济郑高铁、鲁中高铁;“一城际”为聊德城际;“三普铁”为京九铁路、邯济铁路、聊泰铁路。
公路运输方面,规划建设绕城高速北线、东线和德单高速,与现有青银高速、济聊高速、高邢高速等形成“两环、五横、两纵”的高速公路网络,总长度545公里,承担聊城与周边地区及区域城市的高速交通联系。规划构建互联互通的国省道网络体系,构建“一环、七射、多线”格局,形成一体化的公路交通网络。其中,“一环”即G309、G240与S242形成的聊城中心城区外环路;“七射”即中心城至各个区县的7条放射型国省道主通道,分别为至莘县的G240、至阳谷的S242、至东阿的S325、至茌平的G309、至高唐的S242、至临清S246、至冠县的G309;“多线”即承担各区县之间人流、物流联系的多条国省道,加强各区县之间的交流。
水路运输方面,结合聊城市内河道现状、发展前景分析和层次划分方式,有序开发徒骇河、黄河两条重要的横向航道和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逐步形成以京杭运河聊城段大通道为主体,一纵两横的总体布局。根据规划,全市还将在中心城区东北方向建设聊城港。
航空设施布局方面,强化聊城机场的功能,规划“一民航、七通用”的机场布局,即1个民用航空机场和7个通用航空机场。在郑家镇规划建设民用航空机场,在冠县、茌平等7个县市各设置1个通用航空机场。
此外,规划还对城市道路系统、公交系统、步行与自行车系统、城市客运枢纽、城市停车系统、城市货运系统等进行了规划。可以预见,随着一系列规划的落实,聊城市将逐步形成“高效、畅达、可靠、宜人、低碳、安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下一步,全市人民的出行条件将更加便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