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鏊子”上摊出脱贫致富经
2018年11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29日讯(记者 隋忠伟 通讯员 朱庆鹏) 眼下又到初冬农闲时节,在松柏镇松柏林村“妈妈手煎饼”加工点,十台崭新的土鏊子一溜排开,20余名妇女分工合作,有添柴的,有摊煎饼的,动作娴熟麻利,不一会一张张煎饼就摞了起来,粗粮煎饼的香气萦绕在小院里。
  临近门口的鏊子前,66岁的贫困户王康兰正忙活着摊面糊、揭煎饼。现在,王康兰在加工点打工,不仅车接车送,一天还可以收入100块钱,时间也很灵活,耽误不了照顾老伴和闺女,也赚出了一家人的生活费。
  目前,“妈妈手煎饼”加工点注册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平均日产手工煎饼200多斤,远销黑龙江等地。优先从松柏林、前沟等村庄吸纳了腿脚不便、身体不好的贫困留守妇女20人打工,年纪都在60左右,全部车接车送,日工资100元,加工煎饼所用的地瓜干、玉米等全部收购自贫困农户,帮助他们解决了销售农产品和就近就业的两个难题。
  和“妈妈手煎饼”加工点同样忙得热火朝天的,还有潘家庄村的“忆乡情”合作社,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里,村民们正忙着摊面糊、叠煎饼、装箱、发货,有了去年的工作经验,今年各项工序更得心应手了。
  自去年加工手工煎饼一炮而红以后,村支书贺培英就带领妇女们成立了“忆乡情”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潘家庄生产队商标,设计制作了自己的包装盒,主打土鏊子煎饼品牌,相继推出多种口味和种类的手工煎饼,立志带领本村及周边村的贫困妇女闯出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