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想说济南话
2017年09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我今年二十有七,硕士毕业已有三年了。我在学校、单位一直说普通话。但只要闲谈或是不强求说普通话,我一定选择说家乡的方言——济南话。
  我就是想说济南话,可是找谁说去呢?说济南话的人越来越少,说一口正宗济南话的人更少了。当你听到部分90后在非正式场合仍然字正腔圆,便瞬间与之产生了隔膜。那感觉就好像最近十年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在侵蚀你对济南的印象,而你只能去曲水亭、百花洲寻找残存的记忆。
  方言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话虽不像泉水、山色一样,在远古时代就已成为济南的“不动产”,但它始终是泉城人最突出的身份特征。
  “老师儿”源自齐鲁大地尊师重道的传统,是济南话的一大特色。它不分性别、职业,可以称呼青年、中年陌生人。“老师儿”替代了普通话中的大部分敬称,还保留了一份亲切感。
  “尔利”在济南话中表示“太+精彩/好/厉害……”一句“尔利”说出口,霸气之余,由衷地表达了说话者内心的叹服。另外,“尔利”一词的发音口形与英语中表达同样含义的“excellent”有几分相似之处。
  “赛”“恣”是专属于济南人的愉悦感。高兴、快乐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形容词了。说出“赛”“恣”时,如同露齿微笑一般,这是你见到的济南人最灿烂的笑容。
  现在很多小孩从小只会讲普通话。我觉得这未必是好事。说标准的普通话固然重要,但方言在他们身上的缺失无疑会影响到地域文化的传承。普通话的推出,是为了达到书同文、车同轨的目的,它的代价绝不是方言的消亡。
  说方言并不与讲好普通话对立。生活中的嬉笑怒骂,我和同学都习惯用济南话来表达,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拿到普通话二甲证书。所以,说方言影响说规范的普通话是彻底的无稽之谈。在闲暇生活中讲几句方言拉拉家常,不会有普通话庙堂之高般的拘谨,不会有一丝虚情假意。以我个人经验来讲,我说济南话时是最真实的自我,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听的人都是觉得可以信赖的人。
  说济南话也绝不是矫揉造作、有意为之的,不是在电视台、网络平台上刻意说几句方言的虚假。它最适宜的场合是在路上碰见了自己的老八,问问他干(ge,读音同“个”)么去(qi,读音同“弃”),要是没事,一块路边摊坐下扎一杯,崩个没(mu,读音同“模”)根。
  离我们不远的首都北京是一个聚集五湖四海人群的大熔炉,不仅有说各地方言的,还有说外语的。但是我在地铁、街头、饭馆依然可以听见地道的“京片子”。甭问,一听就知道是皇城根下长起来的“胡同串子”,京腔中带着骄傲和洒脱。我期待济南也能形成这样一种乡音文化,特别是在年轻人中。有了方言作为载体,才能更亲密地接触我们的城市。我始终觉得,你能说两句济南话,比在摩天大楼上打出“我爱济南”实际多了。

  投稿邮箱:
  qlwbhbz@163.com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