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换不来良好家校关系
2018年06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这两天,一位“跪求家长”的小学老师“火”了。这位任职于河南西平县某小学的老师,因将学生的默写成绩发到家长群而引发部分家长不满——个别家长甚至以上告县教体局相威胁,要求其登门道歉。情急之下,这位老师先是在家长群发文致歉,“跪求各位家长”不要“告到局里去”,随后又“语无伦次”地给学校领导写了辞职信。
  这则新闻是否还有更多细节,以及最终会以怎样的方式“收尾”,尚不得而知。无论如何,既有“情节”已足以凸显家校关系之间的某种“张力”。
  从低眉顺眼的道歉,到低声下气的“跪求”,再到“语无伦次”的请辞,当事老师的“应激反应”有失妥当。仅仅是因为个别家长声称不登门道歉就上告,就给“跪”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有的师道尊严何在?轻易“跪”了还不算,随后写下的辞职信也更像是一种“玻璃心”破碎后的情绪宣泄,没有表现出一位教师应有的理性与涵养。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小学阶段不得对考试成绩进行公开排名。当事老师把默写古诗的成绩发到了家长群里,不管是否直接进行的排名,客观上也造成了排名的“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这位老师的确做了不正确的事,及时而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歉意实乃理所当然。如果实在不愿或不能满足个别家长的某种“无礼”要求,不妨耐心等待相关处理意见——相信主管部门也不会轻易做出有损教师正当权益的事。
  当然,相比而言,个别家长怼老师的举动更是反应过度。仅仅因为老师把默写古诗的成绩发到了家长群,就伤了自尊以至于大动肝火,进而提出让老师上门道歉这样过分的要求,并以“告到局里去”相威胁。小题大做的背后显然也有着一颗“玻璃心”。公布一次成绩就成了“家丑”外扬,就伤了“自尊”,这样的“自尊”太过脆弱。殊不知,就算不公布成绩,在一个班集体里,每个学生成绩如何,大家也是“有数”的。从这个角度讲,即便老师在家长群里公布学生成绩,实际上并没有泄露多少秘密,所造成的“伤害”并没有某些家长想象的那么大。
  由此,家长小题大做地苛责老师,不仅不足以呵护“自尊”,还会因对孩子的“过度保护”造成对家校关系的戕害,进而有损自家孩子的健康成长。当学校连学生考试成绩都不敢“透露”的时候,家长怎么准确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当老师连学生都不敢批评的时候,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怎能得到及时而合理的解决?
  良好的教育需要健康的家校关系。这种家校关系不是老师“跪”出来的,更不是家长“怼”出来的;这种家校关系的达成最需要的是家校之间、师生之间基于平常心的互敬互信。无论哪一方,“玻璃心”以及出于“玻璃心”的各种过度反应都要不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