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约定妇幼专家82昼夜救活超低体重儿家属约定每年给医护人员送花篮
2018年07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我就是想让孩子这辈子都不要忘记,她这条命是怎么来的。”

  2018年6月6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紧张忙碌时,一个美丽的花篮如约而至。
  娇艳而芬芳的花蕾中有一张照片,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很快认出照片中灿烂的笑靥是小禾父女——两周岁的小禾(化名)看上去健康可爱,这让所有的医护人员感到欣喜而又欣慰。
  这已经是小禾父母第二年给医护人员送花篮了。
  “我们要在每年孩子的生日这一天送花篮给她的救命恩人们,等到孩子18岁以后,我就让孩子自己送,我就是想让孩子这辈子都不要忘记,她这条命是怎么来的。”小禾的父亲说。
  时间回溯到2016年6月6日,小禾出生的这一天。小禾的母亲刘女士怀孕31周加1天入院,腹中的小禾是刘女士的第一个孩子。刘女士来院时的状况就很不好,伴有妊娠重症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伴腹水、同时还有子宫肌瘤,小禾在宫内已经出现窘迫。鉴于以上危重情况,产科医生为刘女士进行了剖宫产。
  刘女士宫内羊水Ι度污染,脐带扭曲,胎盘上有一早剥面,且有一小梗死灶。剖宫产手术过程中,母亲的情况还算稳定,但是小禾因为早产、宫内感染、超低体重等原因出现窒息,医生立即进行窒息复苏,稳定后马上转入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此时的小禾出生体重仅有0.95kg,而这个孕周早产儿的正常体重是1.775kg,小禾只有标准的一半,在医学上也被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
  
  “‘孩子体重太低了,风险很大,但也有希望,咱们共同努力,给孩子一个机会,让希望大过风险。’就是这句话给了我很大信心。”

  “我在手术室外面等孩子出来的时候,就是期待最好的结果,做最坏的打算。这个事儿把全家都打倒了,毕竟牵扯到孩子和我们一个家庭的未来。从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真感觉天塌下来了。”小禾的父亲田先生回忆说。
  墙上的钟表时针即将指向午夜十二点,小禾被送入十四楼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此时小禾父亲大脑一片空白,签字时手都是抖的。
  “我记得当时是郑立伟大夫去手术室接的孩子,郑大夫看了一下情况,神情严肃。我签字也签不踏实,当时真的很迷茫。郑大夫安慰我说:‘孩子体重太低了,风险很大,但也有希望,咱们共同努力,给孩子一个机会,让希望大过风险。’就是这句话给了我很大信心。”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张春磊向记者介绍:“早产儿救治要度过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黄疸关、贫血关、体重关、循环关、体温关,一共八大关,八个关口,任何一关没有顺利度过,都有可能危及生命。”
  小禾刚转入NICU的时候呼吸困难,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考虑存在呼吸窘迫综合症,给予猪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入,并给予CPAP辅助通气等各项治疗措施,9天以后小禾的呼吸就平稳了下来。“不管是李忠良主任、张春磊主任、还是张红护士长,他们一直在鼓励我们,帮助我们。家人和新生儿科的全体医护人员一样,态度都很坚决,一定要把孩子保下来。”在与小禾父亲田先生沟通的过程中他几度哽咽,对记者说:“真是不敢回忆那段时间的经历。”

  “全体医护人员给了我们全家很多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全家和他们建立的那种感情,到现在想起来都会很激动。”

  “孩子在重症监护室待了四十天,然后在母婴同室又待了四十天,前面四十天心累,后面四十天更是身心俱疲。因为孩子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肝功受损,直接胆红素偏高。再一个孩子吃奶不行,吃奶特别慢,20多毫升要吃一个多小时,我们就拿奶瓶保持一个姿势喂一个小时。孩子吃着吃着累了睡着了,我们奶嘴不拔出来,等她睡醒了晃晃奶嘴接着喂她吃。即便是这样,一个多小时孩子也吃不完这20多毫升。”田先生告诉记者。
  小禾不光面临着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黄疸关、体重关等生命难关需要度过,这个幼小的生命同时需要面对宫内感染、宫内缺氧等导致的心肌损害、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高血糖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卵圆孔未闭、室间隔缺损等20多个难题。
  好在田先生一家挺过来了,经过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现在的小禾恢复的特别好,虽然体重还没有追赶到正常孩子的标准,但是行为发育、智力量表等指标均已达标,现在的小禾乖巧、聪明、可爱。
  “现在回忆当时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那82个日日夜夜,尤其是在母婴同室的那40个日日夜夜,咱新生儿科的全体医护人员给了我们全家很多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全家和他们建立的那种感情,到现在想起来都会很激动。”提到这一点,电话那头的田先生声音再次哽咽。

  “花必须送,救命之恩,我们全家铭记在心,终生难忘。”

  激动一词,蕴含着感激、感动与感恩,这82天,田先生一家与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建立起了深厚的医患感情。“永远忘不了张成元院长、李忠良和张春磊主任、还有张红和刘亚飞护士长对我们全家一路的帮助和鼓励。我们之前都素未谋面,在新生儿科待得这段时间,发现他们对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都一样。忘不了郑艳艳、姚国岩护士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医护人员,我每天跟他们说的话太多了,他们充满爱意和鼓励的目光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田先生说。
  “当时我就做好心理准备了,只要我孩子能够活下来,哪怕她有什么问题,我也有信心养她一辈子,哪怕她是个残疾或是脑瘫,这些心理准备当时都做好了,总觉得我们家小禾的运气太好了,而这份运气和福气是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精湛的医术带给她的。”田先生接着说。
  当问及每年送来的鲜花时,他说:“送花一个是表达感恩,还有一个是鼓励,因为在这82个日日夜夜,我是真的看到和体会到了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压力,我们在住院期间就看到过很多家长因为家庭原因以及担心预后等各种因素放弃孩子治疗的,而且我观察了一下,他们孩子当时的状况都不比我们差。在面临这种生死抉择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医生其实也是很痛苦的,医生知道这些孩子努努力是有希望的,但是带回去之后很有可能因为护理不周、感染或者呼吸等原因出现问题。医护人员真是不容易,如果他们带着计步器的话,可能每天能走两三万步,还有很多怀着孕的医护人员,他们真的太辛苦了。人就得将心比心,当他们看到我孩子现在这么健康的时候,他们应该会很高兴。”
  新生儿科副主任张春磊对记者说:“救助早产儿本来就是我们份内应该且必须去做的工作,感谢患儿家属们对我们的理解和尊重,当我们看到孩子现在这么健康,作为一个医生来说,是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事情,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田先生还向记者表达了以后每年小禾生日都要送花的想法:“花必须送,救命之恩,我们全家铭记在心,终生难忘。”
  而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的全体医护人员也会永远祝福这个孩子:“小禾,你的生命中承载着许多人的关爱,愿你此生,生如夏花,傲娇绽放。”

  世界上有很多宝贵的感情,比如:师生情、战友情、同窗情……可是还有一种感情更加弥足珍贵:那就是医患情。
  两年前,胎龄只有31周零1天、体重只有950克的超低体重早产儿小禾(化名)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诞生,小禾一生下来就因宫内感染以及20种并发症而奄奄一息。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82个日夜的精心医治和悉心照料下,小禾闯过八大生死关,最终康复出院……
  在这82天里,小禾父母与医护人员结下深深的医患情,从小禾1岁生日开始,他们就给医护人员送花,他们还约定以后每年孩子生日这天都要给医护人员送花,以报答救命之恩。
  这个美丽的约定,怎能不让人感动?

新生儿科简介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是潍坊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是潍坊市医学重点学科、是潍坊市医学会和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专业主委单位。新生儿科设有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开放床位120张。重症监护室能同时容纳60名重症患儿的治疗。重症监护室分设感染隔离区、危重患儿抢救区及过渡区。
  科室配备齐全各种新生儿救治设备和开展各项新生儿治疗、护理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经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及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及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等方面达国内先进水平。成功救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最低体重680克,最小孕周25周。在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性休克、DIC等疾病治疗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作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自2001年开通危重新生儿转运绿色通道。转运车配有呼吸机、转运暖箱、输液泵、监护仪及病情信息及时传回和会诊等设备(移动NICU)。收治患儿遍及全市各县市区各级医院和青岛、日照、莱州等地市,年收治新生儿4000人次,其中外院转诊危重患儿600余例,转运成功率达100%,对全市新生儿救治以及医疗单位的新生儿转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全市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