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评论

A03版:壹读

A04版:壹读

A05版:壹读

A06版:青未了

A07版:壹读·暖闻

A08版:身边

A09版:财经

A10版:财经

A11版:动向·国际

A12版:青未了·随笔

A13版:文娱·观影

A14版:乐动·足坛

A15版:新闻·速览

A16版:封底·看点

B01版:今日济南

B02版:泉城事·壹现场

B03版:生命

B04版:学堂

L01版:今日聊城

L02版:今日聊城·城事

L03版:今日聊城·城事

L04版:今日聊城·城事

S01版:今日泰山

S02版:今日泰山·综合

S03版:今日泰山·高考

S04版:今日泰山·专版

W01版:今日威海

W02版:今日威海·城事

W03版:今日威海·城事

WR01版:荣成资讯

WR02版:荣成资讯·城事

WR03版:荣成资讯·关注

WR04版:荣成资讯·教育

窗帘·口罩·对讲机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08日
  □何林

  一场疫情,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场疫情,又密切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疫情无情人有情,窗帘成了文明的风景,口罩成了成长的见证,对讲机成了爱的共鸣。不由得想起三个身边的真实小故事。 
七点拉窗帘
  疫情来得突然,一夜之间,小区就封了。关门闭户、隔绝交往是防止和阻断病毒传播的最好方式。于是,小区里家家户户开始隔三岔五派一个人出去采购。
  物业公司的W总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很快在业主群里召集推出了物业保安免费代采购服务。
  一位搞计算机的业主连夜加班,义务设计制作了“社区战疫”小程序,“手机下单、手机接单、集中采购、分户配送”成了小区抗疫保障的及时雨。
  新的问题很快又来了。社区里居住着不少独居老人,他们几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自然也不会微信下单。在走访探望6号楼三单元301室的王阿姨时,W总手持喇叭在楼下呼叫,楼上的窗帘徐徐拉开,那一瞬间,W总找到了灵感。很快,一项关于“七点拉窗帘”的约定在小区推广开来。
  小区重点关注的52户独居老人,只要身体健康、不需要登门代采购,每天早晨7点就拉开窗帘。如果7点-8点间没有拉开窗帘,就意味着需要登门帮助。
  “七点拉窗帘”的约定因疫情而生,疫情过后,成了宝贵的社区服务“疫情遗产”。
  小小的窗帘背后有个温暖的约定,把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你,这是窗与路的距离,也是心与心的零距离。
口罩组负责人
  疫情那些天,正读高二的H停课在家,天天半夜不睡,早晨不起,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叨叨她,似乎没什么大的改变。
  忽然有一天,妻子告诉丈夫说:我们误解冤枉女儿了。
  原来,疫情最重的那些个夜晚,每天大人睡了的半夜时分,孩子都在跨洋网谈。她竟然通过互联网报名加入了一个叫作“北美留学生组”的爱心公益组织,通过层层选拔,还当上了采购部口罩项目组的负责人。
  丈夫开始不信,十七八岁的孩子能做什么大事?他自己好几次订购口罩想捐给老家的村子,都被一次次告知无货退款。
  后来的事实让丈夫很是愧疚和惭愧。女儿真的在疫情期间依靠鼠标和键盘参与了大洋彼岸的留学生爱心募捐活动,而且将募集到的善款和口罩捐运到武汉相关医院。
  小小的口罩,在小小少年的键盘里,记录历史,见证成长。这是洲与洲的距离,更是爱与爱的零距离。
脚踏对讲机
  老F退休之前就是个科技迷,喜欢捣鼓些小发明、小改造。疫情之下,老F和他的健身队也停止了锻炼,改为每天在家里锻炼,阳台上健身。
  习惯了一边跑步一边唠嗑的他们,时间一长就憋不住了,改为一边在家里跑步一边打电话聊天。毕竟手持电话跑步很不方便,喜欢钻研、小制作的老F很快找来了材料,一台脚踏式对讲机改造成功,无线通话无阻。
  疫情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远,又让心与心的距离变近。
  后来,这台脚踏对讲机被老F送给了小区附近卖早点的老Z。大家隔一米排队,脚踏对讲机对话,隔着窗户安全买早点,老F的小制作也派上了大用场。
  故事讲完了,疫情还没结束。
  疫情正在改变世界,正在改变生活,也在改变着我们的人际关系。以前,我总觉得我是户主,我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一场疫情,让我终于明白,我在疫情面前,只是一个平凡的宅客。而我的老婆W,用窗帘的智慧彰显人性的温度,我的女儿H用黑白颠倒的韧劲证明了世界就是地球村、后生可畏,我的岳父F用小小的对讲机告诉人们,有时候用脚使劲踩两下,声音也可以更亲切、更美!
  我爱我家——距离产生美!
  心与心零距离,战胜疫情有温情更有智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