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评论

A03版:壹读

A04版:壹读

A05版:壹读

A06版:青未了

A07版:壹读·暖闻

A08版:身边

A09版:财经

A10版:财经

A11版:动向·国际

A12版:青未了·随笔

A13版:文娱·观影

A14版:乐动·足坛

A15版:新闻·速览

A16版:封底·看点

B01版:今日济南

B02版:泉城事·壹现场

B03版:生命

B04版:学堂

L01版:今日聊城

L02版:今日聊城·城事

L03版:今日聊城·城事

L04版:今日聊城·城事

S01版:今日泰山

S02版:今日泰山·综合

S03版:今日泰山·高考

S04版:今日泰山·专版

W01版:今日威海

W02版:今日威海·城事

W03版:今日威海·城事

WR01版:荣成资讯

WR02版:荣成资讯·城事

WR03版:荣成资讯·关注

WR04版:荣成资讯·教育

地里的圆葱成了温暖的起点

齐鲁晚报     2020年07月08日
  记者在地头采访,由于天气炎热衣服浸满汗渍。
  圆葱滞销,葱农面临两难选择:让圆葱烂在地里,还是挖出来后砸在手里?成熟后的圆葱不挖出来能撑半个月,挖出来的能撑一个月,中间的代价就是以6分钱/斤的价格雇人挖。
  不要小看6分钱,当圆葱滞销,葱农亏掉了一年的土地承包费、种子钱、化肥钱后,这6分钱/斤的支出他们都不敢去赌。亏得太多,他们只能被迫止损。
  报道发出后所发生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报道刊发当天,峡山区领导冒雨实地调研,第二天就出了帮扶方案;当天加入齐鲁晚报爱心助农群的企业和个人就过百,不少企业都是买来发给员工当福利;还有数不清的齐鲁壹点粉丝留言要“众筹买圆葱”……
  一场有温度的助农行动,就这样在一个个温暖瞬间定格,也最终为滞销的圆葱找到了销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