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回来,爱车的健康不能忽视
2015年10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专刊记者 张潇匀

  “十一”长假过后,自驾游的车友们想必玩得很尽兴,但是经过几天的奔波必定感觉很疲累,都急着想要好好休息一下,然而此时千万不能忘记自己的爱车,因为爱车这些天也是随你一起奔波,人累车也累。在旅行的途中,爱车用它的钢铁之躯保护着你和你的家人不受风吹日晒,所以旅行回来后一定要给爱车多一些关怀,爱车的“身体健康”不能忽视。
  给爱车做个“皮肤护理”
  车身的车漆在车的最外面,是汽车的第一道防线,是汽车的皮肤。
  长假期间偶有风雨,高速行驶鸟粪和昆虫也是不绝,对车漆的损伤很大。雨点的痕迹、昆虫鸟粪留下的黏液、泥泞道路的泥点都会影响车漆的美观或损伤车漆,所以长途旅行回来后一定要好好清洗爱车。车主千万不要因为洗车麻烦就马马虎虎地清理掉这些污迹,因为这些西黏性很大,如果强制把它弄掉很可能让车漆留下刮痕,所以一定要在旅行刚回来的时候给爱车认真仔细地洗个澡。
  除了污迹之外,汽车的“皮肤”还会受到一些实质性的伤害,外出旅行由于对路面的不熟悉或者一些路面状况较差,可能会导致车辆的外部产生明显刮伤、撞凹的痕迹,特别是在前保险杠位置。在外旅行人生地不熟不能及时做处理,但是回来后一定要及时做好车辆外部的喷漆处理。有些撞击所导致的油漆层裂缝不是很大,因而车主认为没有影响到车辆的美观,对它熟视无睹,等到油漆底下的金属开始生锈、车主能够从外部观察到时,内部的金属层已锈蚀得很厉害,再进行处理时,恐怕要“伤筋动骨”了。
给爱车做个“足底理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去旅行都是长途跋涉,爱车的“脚”——轮胎在旅行中可谓出力不少,回来之后一定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
  轮胎是自驾游回来的重要检测部位,车主回来以后闲暇之余可自行清理下轮胎纹内较大的石子,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石子很可能造成轮胎的鼓包或爆胎。车主可以自行检查轮胎是否有明显的外伤、刮痕。如果胎侧有明显的伤痕,最好更换掉轮胎,因为胎侧壁较薄,承受的压力有限,出现伤痕、爆胎的机会较大。
对爱车“腹部”进行检查
  汽车趴在地上,底盘就相当于它的腹部,人体腹部非常脆弱,汽车的“腹部”也是如此,一些轻微的刮碰就可能引起机油底壳或波箱油底壳等发生轻微渗漏。
  车主可以回忆行驶过程中是否有刮过底盘的经历。同时,对比爱车假期前后是否有明显的变化,如果出现底盘异响、方向盘抖动、车辆的停放位置出现油渍等现象,就说明底盘已经受损。这是因为路面障碍物刮伤底盘后,导致底盘的一些零件变形,特别是上下摆臂、左右方向拉杆等容易发生变形。此外,还有底壳渗漏的情况,这些都是车主自行检查时无法及时发现的问题,所以最好是去厂家做专业的底盘防锈护理或者喷上涂料做一次底盘装甲以绝后患。
对爱车的“血液”进行查看
  汽车经常需要加注许多液体,机油、冷却液、玻璃水、防冻液等都是汽车离不开的液体,他们对汽车的正常运行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液体都是汽车的“血液”。
  查看汽车的“血液”首先要查看全车油、水是否足够,油质是否良好。包括机油、冷却液、变速箱油等,液面不足需添加,油质不好的要进行更换。其次要查看动力总成、传动系统有无渗漏机油。主要有几大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后桥等。其中机油、玻璃水、刹车油、防冻液等是尤为重要的,少了要及时填充,避免对今后的开车造成影响,必要时需做一次保养。
  除了以上几大部位之外,刹车片、灯光、仪表盘也是使用频率很高的部位,旅行归来多花些心思检查一下总是没错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