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名家艺术展
2016年01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彬提梁壶
  合菱壶
  古井提梁壶
  瑜璧壶
  云肩如意壶
  志在四方壶
  八方如意壶
   ——实力派紫砂名师 沈建芬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
□陶都经济联合会紫砂收藏鉴赏理事
□宜兴市陶都陶瓷城同业商会常务理事

作品赏析
  沈建芬1964年生于宜兴丁蜀镇,一九八一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壶艺泰斗俞国良传人、朱可心大师高足倪顺生(紫砂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为师,并得到顾景舟、徐汉棠、蒋蓉三位大师的悉心指导,一九九三年在江苏省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设计班专业学习,并参加中级培训。
  沈建芬自17岁起从事紫砂艺术行业(制壶)至今,随着岁月流逝而磨练出精湛技艺,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2008年11月通过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专业资格考核;2009年加入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2012年6月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11月通过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专业技术资格考核,同年12月《壶一把》被评为江苏省诚信经营示范工作室;2013年3月被推选为丁蜀镇三八红旗手,同年4月《壶一把》工作室被中国市场学会市场发改委员会授予“全国诚信示范单位”称号;2014年1月被中共宜兴市丁蜀镇委员会、宜兴市丁蜀镇人民政府、宜兴市丁蜀镇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慈善之星”称号,同年4月荣获宜兴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4年被宜兴丁蜀成校、宜兴市陶瓷实训基地聘请为实践操作、论文指导和答辩老师。201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现毕业于清华美院高研班,很多作品被专业书刊刊登并被多个省级以上博物馆收藏,且多次参加国内外紫砂精品展,屡次获奖,作品得到各界收藏家的认可并收藏。
  陶都宜兴,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之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依山傍水,溶洞密布,树林繁茂,景色宜人,矿产丰富,更以其独特的紫砂文化享誉国内外。
  宜兴紫砂壶是选用当地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殊陶土(丁蜀镇黄龙山产)制成的无釉陶器,它所用的泥原料是紫泥、团山泥(本山绿泥)、红泥(朱砂泥)三种,统称为紫砂泥。紫砂壶始于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历经千年,直至当今,在一代代玩壶人对紫砂壶实用及观赏功能不断地苛求挑剔下,在一代代制壶人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器型不断丰富完善,做工更加精细华美,让人爱不释手。
  现代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素有“方匪一名,圆不一相,方岂传形,赋难为状”之誉,轮廓周正,线条清晰,比例恰当,兼顾功能效用,组成为和谐完美的整体。按造型制作式样,可分为几何形体造型(俗称光货),自然形体造型(俗称花货)和筋纹形体造型(筋瓤货)三类,这些造型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沈建芬本人从事制壶三十二载,对泥料研究甚有兴趣,对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更是考究,对其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自认为一把好的紫砂壶不仅要做工精湛,更重要的是气度,做得再精细,局部组件比例或形态失调,壶就失去了流畅之感,就没有了那种有容乃大包含天地一切万物的磅礴气势,固对于壶形体神态的把握对壶的工艺好坏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含量要素。
  紫砂壶虽小,但它的感染力足以媲美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它小小的壶身中蕴藏的是天地万物的灵气和人世间情感的交融,它见证了过去陶瓷的漫长历史,也将是未来陶瓷艺术的主流文化。
  紫砂壶形体艺术是博大精深的,是一条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之路。
联系方式:13771328135
鼎盛壶
  圆线互济,造型大方简约,细节精致不凡,一丝一毫的细微刻画,使得整器舒缓润泽,更显玲珑体态,叫人览之悦目舒心,爱不释手。壶身如一枚光润的玉佩,阳光下,鼓腹处正好聚焦一个金色的光晕,极具视觉效果。

固若金汤壶
  采用壶嘴微翘,壶扭似兵器,壶把上的飞与壶扭遥相呼应,壶的精、气、神一下子有了质的飞跃,撼而不动,牢不可破的壮观场面,以此延伸,寓意永远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任何势力无法改变,故名“固若金汤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