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迎“国考”
聊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宋军继汇报防治工作情况
2016年01月13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参观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湄河生态湿地扩容与提升工程。
文/片 记者 李军
1月12日,聊城市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汇报会议举行,迎接国家核查组来聊城开展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工作。聊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宋军继汇报了聊城市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并前往开发区现场检查生态水质净化工程,赴聊城市第一污水处理厂、高唐县等地现场检查。
治污规划项目 已经建成89个
近年来,聊城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间,仅用于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资金就超过67亿元。
2009年、2013年两次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核查中,聊城均代表山东省取得优异成绩,今年聊城第三次代表山东省参加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核查,高标定位,目标定在基本实现水功能区达标。确保不发生各类水环境突发事件。
目前,国家海河流域治污规划的90个项目已经建成89个,完成率为98.9%,远超国家要求的80%的目标。2015年聊城市卫运河、马颊河、徒骇河等三条省控主要河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35.8毫升每克和1.6毫升每克,比“十一五”末分别改善了18.2%和38.9%。
全市联动构建 水污染防治大格局
“十二五”以来,聊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强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工作指挥部,由市委副书记兼任指挥长,组成了11个专项工作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环保牵头、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污染防治大格局。
市、县、乡三级层层签订责任书,把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到岗到人。推行“河长”制度,由市、县、乡三级班子成员任河长或河段长,按照“水清岸绿”的目标进行河道综合治理,并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健全有力的奖惩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对工作不力、完不成工作任务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十二五”期间,共下达水污染防治工作通报86期,约谈及通报批评13次。
主要河流实现 “消除劣五类水体”
据悉,目前聊城主要河流实现了省政府要求的“消除劣五类水体”的目标。
另外,聊城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按期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工艺和生产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狠抓重点工业电源治污。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连续5次提高企业废水排放标准。目前,所有不进入污水处理厂的企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浓度低于50毫克每升、氨氮浓度低于2毫克每升。
全市建成投运20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了84万吨,配套建设污水收集和雨污分流管网3000多公里。建成了7个污泥处置工程,所有污泥都得到了妥善处置。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15年全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1136万亩次,减少化肥使用量1.5万吨,科学划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大力推进禽畜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在68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建设了养殖废水处理工程或大型畜禽粪便处理沼气工程,池容总量达到5280万立方米,沼气用户达到17.4万户。
对全市300余条河流、沟渠开展黑臭水体与污水直排口专项整治工作,针对建成区和重点乡镇排查出的近70个污水直排口、110个黑臭水体,明确责任主体,逐一制定治理方案,目前已全部治理完毕。
在城市规划区内推行“再生水回城”
在中水回用试点的基础上,在高唐泉林纸业、中冶银河纸业、鲁西集团等130多家工业污染源建设了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或再生水回用工程。全市仅企业每年再生水回用量5000余万吨,节约资金8000多万元。
在城市规划区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都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在市政管网建设中,同步配套再生水回用管网,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于生产、景观绿化或喷洒道路用水等,每年利用量达到8400万吨。
实施再生水及雨水调蓄工程,全市建设大中型拦河闸和橡胶坝近20座、平原水库10余座,对不能回用的再生水及雨水资源进行调蓄,每年调蓄能力约3亿吨,不但解决了沿岸农田灌溉和景观水水源问题,还提高了河流自己净化能力、使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
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聊城市把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作为“治用保”水污染防治体系建设的核心。加大投入,规划建设了23处与区域废水排放量相匹配的人工湿地,对稳定达标的企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一步净化处理。每个县(市、区)规划建设的表流人工湿地面积超过千亩,潜流人工湿地面积超过百亩。全市共规划建设了表流湿地2.45万亩、潜流人工湿地2000多亩,年可消减化学需氧量约3900吨、氨氮约600吨。市财政投资10.83亿元,正在市城区规划建设总面积2600余亩、潜流面积700余亩的周公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日处理规模将达到8万立方米。
向99个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说不
严格落实环评制度,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项目坚决不批。“十二五”以来,全市共拒批99个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防止了新污染源产生。
建设了环境智慧管理平台,包括30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1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36台(套)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132个重点环境要素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网和第三方运营管理,运行率和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
强化联动处置,与上游河南濮阳市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与省内济南、德州、滨州、东营四城市签订了海河流域行政边界地区环境执法联动协议,实行执法联动,上下游协同治污。建立完善了环保公安联勤联动执法机制,落实“超标即应急”和“快速溯源法”的处理要求,确保了流域环境安全。
定期开展拉网式排查,严格落实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健全风险源动态监管档案。建设企业风险点位、生厂车间、总排污口三级防范工程,实行下游汇水河道、直流、干流多级闸控,建立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入河断面、县市区跨界断面、出境断面五级预警监测机制、严防超标污水排入下游。多年来,聊城市未发生一例水污染事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