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条腿闯出创业之路
济宁张申勇办公司十多年,为1500余名残疾人安装了假肢
2016年0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申勇(左)和技师商量假肢制作细节。
     突因车祸失去左小腿,当时28岁的张申勇并没有从此消沉,看到残疾人安装假肢费用昂贵且后期维护十分不便,他产生了自己加工假肢、为残疾人安装假肢的想法。从2003年至今,张申勇创办的公司已为1500余名残疾人安装了假肢。对家庭贫困的残疾人,通过减免费用,帮他们重新踏上人生路。

  本报记者 贾凌煜
通讯员 孟繁利     
找他安装假肢的残疾人越来越多
  “这个假肢一定要做得漂亮,尽量精细。”12日上午,张申勇正在假肢制作室和技师们商量台上一只假肢的制作事项。原来这是一位22岁姑娘定做的假肢,她因车祸致脚部截肢。考虑到22岁正是爱美的年龄,张申勇特别嘱咐技师们将脚踝部位做得能上下活动,好让这位姑娘以后还能穿高跟鞋、穿裙子。
  在张申勇的办公室里,贴着两张证书,“国家注册假肢执业制作师”、“国家注册矫形器执业制作师”,全国拥有这两个证书的人员不过百余人。有了这两张证书,张申勇就有资质将业务从假肢拓展到矫形器方面。
  张申勇的公司位于济宁任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一层楼里,接诊室、取型室、康复室、制作室、样品室,一应俱全。在样品室里,陈列着从木头到碳纤维等材料的假肢和矫形器,材料不同、做工不同,各种假肢和矫形器的价位也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样品多,服务好,来找张申勇安装假肢的残疾人越来越多。从2003年至今,他创办的公司,已经为济宁、临沂、聊城、商丘等地1500余名残疾人安装了假肢。
  而在2003年前,张申勇是一名开了10年货车的司机,一次出车时,车祸事故造成他左小腿截肢。

立志开公司,为残疾人服务
  “颓废了一段时间,那时候我刚28岁,女儿才3岁,一家人生活还得继续,到处打听怎么安装假肢。”回想起那段日子,张申勇十分感慨,当时父亲从事建筑行业,曾想让他开个配件门店,做些小生意。当时残疾人安装假肢,都需要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个好点的假肢,往往需要几万元,费时费力费钱不说,后期维护更麻烦。何不自己开个公司,给残疾人服务?
  这个念头并非在张申勇的脑海里一闪而过。2005年,在济宁市残联的支持下,他成立了市残联假肢矫形装配站,被省残联确定为“山东省济宁市普及型假肢矫形器装配站”,张申勇担任站长。
  为了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公司专门聘请了专业技师,可技师们多数是健全人,并不能切身体会到穿假肢的感受。有的假肢穿上走不了一里路就把结合处磨破了,有的穿上不好看。
  “我是残疾人,自己亲自动手,才能做出更舒适的假肢和矫形器。”功夫不负有心人,考取了两个国家级证书,张申勇制作的假肢也越来越精细,还能根据不同残疾人的年龄、残肢长短等特点,提出制作和改善建议。
一条腿也能走出两条腿的人生道路
  在康复室里,一位22岁的小伙子晨晨引人注目,也是一次车祸,造成他一条腿截肢。晨晨跟随父亲生活,父亲也因车祸导致截肢,两人无力支付较为昂贵的假肢费用。了解到晨晨的家庭情况后,张申勇决定先为父子俩安装假肢,至于费用,什么时候有钱再说吧。
  晨晨如今是康复室的一名指导员,帮助其他残疾人做康复运动,每个月公司支付给他2000多元的工资。公司已先后招收了4名残疾人就业,晨晨是其中一个。“如果没有张申勇,我真不知道截肢后的生活怎么走下去。”晨晨说,在这里,周围都是残疾人,大家一起鼓劲,日子也就有了更多奔头。
  创业以来,在每年的“全国助残日”,公司都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免费为持有两证(低保证、残疾证)的患者安装大小腿假肢;免费为已穿假肢的患者更换接受腔;终生免费维护维修假肢;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维护残疾人利益。这些活动共为残疾人贫困家庭减免费用50多万元。
  “经历告诉我,一个人失去一条腿并不可怕,但一定要始终努力,有理想、有目标才有未来。”张申勇说,他重新在社会这个舞台上展示自我,充分印证了“残疾不是不幸,只是不便”这句话,用一条腿也能走出两条腿的人生道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