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什么信号,抢先看
2016年,八大看点透露威海动态
2016年0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月19日上午,威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威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市长张惠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2016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8.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以内,进出口保持稳定,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左右和9.5%左右,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透露哪些信息?八大看点,本报为您解读。
结构性改革:
  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2016年,威海将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方向,攻克结构性改革难题,切实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全面落实五大任务。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加快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加快制造业改造升级。加快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园、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壮大一批行业“配套专家”企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做优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商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重点行业。做精做活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特色商圈,提升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产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培养海洋休闲经济,规划建设帆船、游艇基地,打造20 处综合性休闲渔业基地和20处海上田园观光体验园区。发展山地休闲旅游,规划建设房车营地。壮大都市休闲农业,新建10处精品观光采摘园。推动文化体验与商业、休闲相融合,打造城市特色文化街区。提升好运角旅游度假区、里口山城市山地公园、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开发水平。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提高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和远洋渔业,建设“海上粮仓”。鼓励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新增家庭农场120个。
  大力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发挥名牌企业聚集示范效应,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提升渔具、地毯等一批特色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互联网+”协同制造、涉农服务、电子商务、高效物流等产业,培育信息消费、互联网金融、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业态。搭建胶东半岛城市物流配送云服务平台。争创全省互联网私募股权融资试点。
创新创业:
  激发创新企业活力——2016年,威海将大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活跃市场主体,培育新的增长点。
  大力培植新型企业。实施高科技术企业培育成长计划,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扩大科技“创新券”使用范围。
  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聚集提升工程,引进专业管理团队加强孵化器专业运营,加快海洋生物、电子信息等专业孵化器建设。
  强化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建设碳纤维国家检测中心、医学工程实验中心。支持企业创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3个。
  加强大众创业服务。引导企业和社会机构兴办众创空间,建立威海众创联盟。创建省级示范创业大学,落实创业补贴和创业担保政策。
  加快集聚创新型人才。深入推进人才引进交流和产学研合作,引进各类人才2万人,培养高级人才5000人。
开放经济:
  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2016年,威海将发挥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聚集效应,推动全方位多元化对外开放。
  促进对外贸易优进优出。加快自主品牌出口和境外自主营销网络建设。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拓非洲、南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
  大力实施精准招商。推进主导产业补链式招商、新兴产业龙头式招商、传统产业提升型招商,推动本土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开展“量身订做”式合作。
  突破对韩经贸合作。建设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扩大中韩优秀进出口企业互认范围,加强与韩国在服务业方面的深度合作。
  加强全球经济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企业安全高效“走出去”。
深化改革: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2016年,威海将推动已出台改革方案落实落地,积极谋划新的改革举措,排除影响结构性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
  创新投融资机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整合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引导推动企业改革改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新增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以上,实现直接融资120亿元。 
  健全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基本公共服务。 
  强化金融改革创新。扩大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范围。放大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效应,拓展保险业服务领域和资金运用渠道。推进大宗商品交易试点,加快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建设运营。 
  加快推进社会领域改革。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完善中考招生制度,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开展非盈利性民办学校教师医疗保险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试点工作。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稳步推动事业单位去行政化。
城市化: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2016年,威海将坚持以人为核心,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积极稳妥推进“三个市民化”。实施居民证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城中村、城边村改造,完善棚户区改造1.9万户,改造旧生活小区28个,新建新型社区21个。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有偿转让机制。 
  大力推动产城融合。推进文登同城化发展和乳山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东部滨海新城、临港区、南海新区等重点区域加大产业招商力度。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公共服务智慧应用,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实施智能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文化等示范项目,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加快实施市民卡工程,免费发放市民卡50万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莱高速公路、环山路拓宽改造,蒲石线北段新建等交通项目。实施117项城建重点工程,推动东部滨海新城主干路网及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加强公交便民化、绿色化、智能化建设。完成经区污水处理厂扩建、临港区污泥处理二期工程建设。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完善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9.8万户;改造农村危房1200户;新增规模化供水村326个;改造农村公路150公里。开展农村温暖工程试点,推动燃气、供暖、污水等市政管线向建制镇、新型社区延伸。
环境:
  着力优化生态环境——2016年,威海将严格执行生态红线制度,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强化水生态环境治理,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泊于水库新建、八河水库增容等工程建设。完成3个小流域和4条城郊河道综合整治。实施农村河塘综合整治工程,加固病险塘坝242座。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 
  实施空气质量全面优化行动计划。完成22台热电企业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引导企业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抓好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严格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整治。
  强化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海洋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建设。深入开展绿化工程,成片造林8万亩。
公共服务:
  着力优化公共服务——2016年,威海将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强化政府职责,切实增加公共服务供给。集中力量办理26项民生实事,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实际问题。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开展精准化就业促进活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治安: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2016年,威海将深化海陆一体平安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实施法律服务惠民、法律援助利民、矛盾调处安民“三大工程”。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
  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