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牛”县保食安有牛招
扫码追溯身世,财政买单检测,“牛海关”一口对外
2016年04月2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在鸿安集团养殖场,杨师傅展示实验牛的“餐谱”。
地处鲁西北的阳信县,全县人口约45万,年存栏肉牛超过27万头,平均每两人一头牛,是全国名副其实的养牛大县。有肉牛屠宰加工企业76家,年屠宰能力达120万头以上,位列全国县级第一。产能如此巨大,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或许都将造成一场灾难。那么“中国第一牛县”是如何走出食品安全控制的“阳信模式”呢?
文/片 本报记者 丁辉 张峰 通讯员 冀荣博
1500元/公斤的“神户级”
雪花牛肉阳信也有!
“在我们阳信,现在的顶级肉牛每头能卖到18万元甚至更高,A5级雪花牛肉每公斤能卖到1500元。”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振刚所说的顶级牛肉堪称中国的“神户雪花牛肉”。
能卖到1500元的牛肉是什么样的?杨振刚拿起两包牛肉做了对比,“你看,普通牛肉的肉和脂肪分界明显,吃起来比较硬;而A5级雪花牛肉就不同了,脂肪均匀沉积在肌肉中,红白相间,像片片雪花,松嫩多汁,特别适合做牛排。”
“和我们的雪花牛肉相比,外国牛肉没优势。”杨振刚底气十足。
在全国畜牧百强县阳信,像亿利源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如广富、华胜、华阳、鑫源等。
位于水落坡镇的鸿安优质肉牛科技养殖有限公司是山东省阳信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这里有75头价值不菲的宝贝牛,它们享受着杨雷等3名“专职保姆”和农业部常驻牧场专家何立文的24小时照顾。
“体重150kg,全株玉米青贮71kg,全株加菌94kg,黄贮加菌77kg,黄贮玉米秸78kg,黄贮加玉米101kg。”在杨师傅一份特殊的“菜谱”上,记录着每头牛这个月的进食量。杨师傅告诉记者,这75头牛分成了5组做实验,看看通过“粮改饲”等精细化喂养到底能在肉质上提升多少,尤其是A5级牛肉的出肉率,一旦试验成功,将立刻大规模推广。
手机可查牛肉“身世”
环环把关“控”出放心牛
坐拥120万头以上的年屠宰能力,“中国第一牛县”在安全管控上自然颇有心得。
“如何保证从阳信生产的每块牛肉到达消费者餐桌上都是安全的?要保安全当然要先找问题和风险,风险控住了,安全就不难!”阳信县委副书记刘荩一直言不讳一语中的。
在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记者拿起一块牛肉,用手机扫了扫包装上的二维码,牛肉名称、出自什么部位、追溯号码、耳标号、牧场主、入栏日期、出栏日期、检疫员、屠宰日期等信息一目了然,通过视频还能看到这些牛的生前生活状态。
阳信县畜牧局工作人员说,阳信清真牛肉名声在外,难免有其他人冒用资质,针对这些潜在威胁,阳信县畜牧局除了从饲料、种牛、药物、屠宰、检疫等各个环节加以管控并建立全链条档案,下半年启用的阳信清真牛肉电商交易平台将实现对阳信清真牛肉品牌产品统一交割。
在阳信县畜牧局动物检验检疫监管及畜产品安全中心,9个监控画面实时在线记录着全县肉牛繁育、养殖、检疫、屠宰、加工的各个环节。记者看到,在这个全县畜产品质量安全指挥中枢的“风险防控体系”上,从母牛繁育场到育肥肉牛养殖场,再到产地检疫检测、宰前检疫、加工分割、产品包装、成品出库,肉牛生产链条上各环节都清晰地标注着该环节有多少个风险点和相关风险管控点。
外来牛与本地牛统一检
“牛海关”一口对外
为培育特色优质肉牛生产这一支柱产业,在质量安全和品牌打造上阳信县可谓集全县财力投入出了大力气。
“防疫、检疫、检测全部是免费,不用养殖户或企业花一分钱,这首先从根本上打消了当事人为省钱偷逃躲检的心理。另外,我们还有一整套措施保障任何一头牛不备案不检疫进不了屠宰线!”阳信县畜牧局马文建局长说。
在阳信说起养牛和质量安全保障,许多人就会向你提起一个被称为“牛海关”的地方,那就是刘庙产地检疫报检点。外地来的牛,无论是准备屠宰的成年牛还是准备育肥的牛犊,必须先到这里接受检疫,相当于给牛备案登记上户口,经检验检疫合格的牛从此就纳入当地管有了“阳信身份证”。本地牛就更不用说了,无论是分散养殖的还是大型肉牛养殖或屠宰企业自养的,临屠宰前也要按不低于3%的比例随机抽签到这里进行宰前检疫。“仅这个报检点一年运营成本50多万元,全部是县财政拨付,不收企业和养殖户一分钱!”站长王新国介绍说。
“全县每年出栏27万头牛,按说这样集中检疫检验或多或少有些麻烦,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检疫这个环节必须严控,必须一口对外不放松。”刘荩一副书记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