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作品当产品,悲哀!
2016年08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为适应新一代网络观众的需求,现在的创作者越来越少谈创作主体,都是以“产品经理”自居,谈得最多的是用户体验,于是乎,从编剧、演员到拍摄、后期每一个环节,一切以用户想法为准。这样一来,在相互竞争的所谓大戏中,大家拼的不外乎是谁的画面更好看,哪个演员更有人气、有话题,哪家的特效更花哨、更大气磅礴,美其名曰用了多少好莱坞的先进技术,砸了多少银子进去,反而是最基础的故事、叙事和表演都被抛在脑后了。
  进一步看,当全行业都在看票房如何超越美国,点击量如何创出历史新高,数字一天天“大跃进”时,对于好的影视作品似乎没有了衡量标准。但是,每年几千集电视剧、几百部电影从历史上走过后,谁能留得下来呢?过个三五年,大概没有人会记得这些影视剧。
  当然,影视创作必须重视用户体验,否则很容易曲高和寡,孤芳自赏是创作者最大的悲哀。但是,影视剧在产品属性之外,更多的还是作品,还要传播人文价值。你可以迎合用户,可不要被绑架,这样创作才不会走偏。尊重内心的审美标准,兼顾用户的需要,造出来的东西是“粗粮”的几率会大大减少。想要做到这一点,请从选角开始,以合适角色为准,而不是一味追求人气高低。 (曾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