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丕有家里珍藏着总理来华屋视察时的照片。本报记者 陈玮 摄
在华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外墙上,挂着“感谢党中央,感谢国务院”的横幅。 本报记者 陈玮 摄
清晨6点的华屋,炊烟袅袅,山溪潺潺,近看是水墨画般层层叠叠的小洋楼,远看是连绵不断、云雾缭绕的青山。这个位于江西瑞金叶坪乡武夷山脉下的小山村,宁静、美丽,就像世外桃源一般。
“早几年的华屋可不是这般模样!”曾几何时,华屋家家户户是透风漏雨的土坯房,如今村里已有66户盖起了三层联排别墅。华屋村的巨变,成为江西精准扶贫的“华屋样本”。
本报记者 杨飞越 陈玮
43户村民家家闹革命
20位青壮年壮烈牺牲
华屋最早出名,因为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红军第一村”。
华屋隶属江西瑞金叶坪乡黄沙村,距离瑞金城区15公里,因整个小组的村民都姓华,故称华屋。苏区时期,仅有43户家庭的华屋家家参加了革命,有20位青壮年为革命壮烈牺牲。加入红军前夕,17位青壮年相约在华氏祠堂背后的蛤蟆岭上每人栽种一棵松树,并约定革命成功后再一起回到家乡看看。他们承诺,如果有人牺牲了,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兄弟照顾好父母,而且还要照看好蛤蟆岭上的这些松树。然而,这17位栽松的华屋籍红军战士后来全部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17棵松”故事。
据村里人讲,当年这17个年轻人,有两个人在离开家乡时,妻子已经怀孕,留下了遗腹子,另外15个年轻人没有任何子嗣。按客家风俗,他们的兄弟或本家为他们过继儿子,这样也总算有了后代。如今,华屋119户家庭都是苏区干部和红军烈属后代。由于旧社会战争创伤,再加上当地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劳动力短缺,华屋的贫困远近闻名,附近村庄有“有女莫嫁华屋郎”的说法。
83岁的华崇林就是其中的一个遗腹子,他在娘胎里还没有出生,父亲就在1934年的一场战斗中牺牲。华崇林从小就很能干,但是在脱贫的路上他也是一筹莫展。他回忆当年家里的情形:“我们家住的房子随时都可能倒塌,房梁随时都有可能砸下来,年年修补旧屋,但下雨的时候,常常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一刮风就害怕房顶的瓦片被刮走,全家十几个人住在一起,床挨着床。”华崇林的儿子华水林从父亲那儿接手了家里的七亩土地后,不种水稻了,改种蔬菜,想增收致富,但好东西卖不出去,致富同样困难重重。
这一切在2012年有了转机。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长期在贫困中辗转徘徊的华屋,走上了苏区振兴发展的快车道。在政府补贴、村民自愿的条件下,2014年春节前,66户华屋村民搬进了错落有致的小洋楼,政府补贴5万多元,自己花8万多元;2015年村里建起了邮政速递,农民网上卖菜不愁物流;华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种植火龙果、百香果、葡萄等,吸引周边游客前来休闲采摘;华屋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华屋17棵松、红军第一村的历史被广为传颂,连老外的身影都经常出现在这里。
走进华屋,村子的一边是错落有致的联排别墅,另一边是墙体斑驳的客家老屋旧址。村民家里,家家户户贴着毛主席和习近平主席的画像,家家户户贴着感谢党感谢政府的门联,家家户户都能讲述自己的辛酸又幸福的家史。村前小河弯弯,村后17棵松挺拔屹立,就像远方的游子,80年来默默注视着家乡的巨变。
家家户户有客房
多晚都不打烊
华屋现在出名,因为这里是十里八村的“富裕村”。
“我跟你讲,我同学都笑话死我了,用我们江西话讲,华小英疯癫掉了。”9月29日晚上10点,厨师准备下班了,一旅游团队突然进门用餐,华小英热情迎客,她说:“只要我在,不管多晚都有饭吃,不然谁来华屋?”
华小英今年50岁,当地人开始抱孙子的年龄,她每天却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晚上9点多钟送走客人后,她要连夜赶制老坛酸黄瓜、酸萝卜;次日凌晨3点多,她要亲自开车去瑞金买菜买鱼。她说,她从小就“敢为人先”,别人还在穿普通长裤,她就开始穿喇叭裤;别人开始穿喇叭裤,她又开始穿紧身裤。她也爱玩,做窗帘、服装生意时,转遍了大半个中国,还曾去新马泰旅游。在生活的磨砺下,华小英的身材从时髦少女变成圆润大妈。
记者问她,为什么这么拼?整日笑呵呵的她,突然安静了。她想了想说,大概我们老区人就流着做事的血液,上一代人参军长征闹革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要脱贫致富。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这就是我拼命的动力。
早晨6点钟,68岁的华丕有就起床了,在厨房里为游客准备早餐——葱油拌面。家里的土地都流转出去了,他现在的职务是“华屋农家旅馆接待部部长”。为发展旅游,华屋向每家每户征集闲置房屋共120间,搞起了农家宾馆。华丕有家二楼的三个房间也是农家旅馆。村民自己装修,村里出钱买空调、电视等家电,统一住宿标准、收费标准。
华丕有的家,已经和别墅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一栋两层半的小洋楼,进门是宽敞的客厅,摆放着冰箱、彩电、大理石茶几、真皮沙发。二楼有三间客房用来接待游客,明亮的落地窗,宽敞的阳台,光洁的地面。三楼有半层是露天大阳台,他种上了花花草草,还有常吃的蔬菜,一排排洗干净的衣服随风舞动。
为了确保接待质量,游客入住前,华丕有亲自上门检查卫生,只有卫生过关才安排游客入住。客人入住后,每个人都是导游,给游客介绍华屋的历史、红军长征的故事。住在红军后代的家里,也成游客的宝贵回忆。
对华屋来说
住上新楼房只是开始
华屋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它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氛。
在华屋村民华山洲的客厅里,挂着李克强总理今年8月来华屋考察到他们家做客的照片。华山洲的妻子说,当时总理就坐在餐桌这个位置。总理问,家里有几亩地,有几口人,生活还有什么困难。总理待的时间很短,但是很关心他们的生活。总理离开时,我儿子提出能不能跟总理拍一张全家福,于是就有了一家五口与总理的合影。
华山洲一家没有文化,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华屋改造后,夫妻两人承担起了华屋的保洁工作,打扫卫生每个月每人收入500元。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们就到村里的蔬菜和水果种植基地打工。在百香果园,一个男劳动力一天工资140元,妇女工资80元。不用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基本保障。
在村里,致富的路子还很广。华小英妹妹华桂清在华屋山下承包80亩土地,种植台湾百香果、芭乐、凤梨、蓝莓、杨梅等高档水果。她的丈夫范保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所有水果进入收获期后,每年每亩地的收入大约能达到1.2万元,总收入在100万元以上。
在华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外墙上,写着“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10个红色大字。据村民讲,最早省里到赣南老区征集民意时,并不是所有村都愿意搬迁,也不是所有村民都愿意搬,而华屋人配合积极性最高。“这是华屋的优良传统,‘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相信党,跟随党,在华屋不是一句空话。”
对于华屋来说,住上新楼房、发展红色旅游和休闲农业只是一个开始,期待华屋在未来精准扶贫路上,能产生更多经验值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