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中成长
2016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道荣
  临出门,儿子还是决定,穿上那双他最喜欢的运动鞋。儿子视这双鞋为宝贝,轻易舍不得穿的。
  我告诉儿子,那是很偏僻的山沟沟,路非常难走,很容易弄脏或者弄破鞋子的。儿子信誓旦旦,他会小心的。
  坐了几个小时的汽车,又从县城换乘三轮机动车,然后,步行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终于来到了祖居的小山村。只有大堂哥在家,其他几个堂兄弟,都到城里打工去了。我们正闲聊着,一个瘦瘦高高的男孩子,忽然低着头,走了进来。
  大堂哥喊住了他,“二柱,这是你城里的叔。”又指指我儿子,“这是你城里的弟。”男孩怯怯地喊了我一声“叔”,又看了眼我儿子,嘴唇动了动,也不知道说的什么。
  我拍拍身边的板凳,示意二柱也坐下来。这次带儿子回乡,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他和老家的孩子们沟通沟通。儿子渐渐长大了,但我总觉得,现在的独生子女太自我,很自私,这一点,与我们小的时候,截然不同。
  大堂哥说,二柱在县城里的高中上高二,每个月回来一次,昨天刚从学校回来的。在县城读书,开销大,这几年家里的条件也不好,你嫂子身子又有病,我就不能出去打工,只能靠庄稼地里抠点钱。
  听着父亲的话,二柱不停地搓着手掌,看得出,他有点紧张。我上下打量着他,眼光惊诧地停留在了他的双脚上,他竟然赤着双脚,脚上沾着一层浮灰。而边上,儿子的新款运动鞋,显得特别刺目。
  二柱好像察觉到了我的目光,双脚往后缩。儿子的鞋,似乎也往后缩了缩。两个孩子,也许都感觉到了他们的不同,并为此不安。
  儿子忽然站起来,走到二柱面前,伸出手:“走,我们俩玩去。”两个孩子,很快熟悉,不时能听见他们爽朗的笑声。
  大堂哥告诉我,家里条件差,苦了孩子,每次从县城回家,舍不得坐车,都是走回来的。几十里山路啊,一走就是好几个小时啊。大堂哥说,有一次他赶集回来,路上碰到儿子,手里拎着鞋,光着脚走。他是怕石子磨破了鞋子啊。他穿的鞋都是他妈妈给他做的,可是,他妈妈有病,没力气啊,纳双鞋底,要花很长时间。
  这时候,儿子忽然跑了过来,手里拎着一双布鞋,“老爸,我想要哥哥的这双鞋。”
  我诧异而愠怒地看着儿子,真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老爸,我是拿我的鞋,和哥哥换!”儿子高兴地脱下脚上的运动鞋,换上了二柱的布鞋,儿子走几步,很合脚。
  告别大堂哥和二柱,我和儿子返城。路上,我还是忍不住问儿子,怎么想起来用自己的鞋换哥哥的布鞋。
  儿子盯着鞋尖,突然抬起头,“哥哥是他们学校篮球队的中锋,可是,连双运动鞋都没有。如果我不换,哥哥会答应要我的运动鞋吗?”
  原来是这样。我骤然发现,儿子已经长大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