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她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高密医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20岁女孩
2017年03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1日上午,在山东省立医院血液采集室,来自高密市大牟家中心卫生院的医生李正,为一名20岁女孩捐献造血干细胞。“我是她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只需受点小罪就能救一条命,救死扶伤也是我的职责。”接到配型成功消息没多久,李正父亲就因肺癌去世,悲痛之余他依然完成了捐献。救不了父亲的命,却能救另一个陌生的生命,李正感到很欣慰。

  本报记者 王小蒙

等候十年配型成功
  21日上午8时许,李正准时出现在山东省立医院北区病房,在连续打了四天动员剂后,李正开始捐献造血干细胞。
  “这几天心一直悬着,早上针管扎到他胳膊里,血流出来的那一刻,那真是揪心地疼。”陪伴在侧的妻子周小燕不无担心地说。
  与妻子的紧张相比,李正显得淡定不少:“与救一条人命相比,受这点小罪不算什么。”
  今年39岁的李正是高密市大牟家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医生,在十多年前采集血样成为一名志愿者。“当时,卫生院组织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样,很多同事都加入了,这些年来配型成功捐献的有不少,我都快忘了这事了,没想到配型成功了。”
  2016年10月,李正接到了红十字会的通知,得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20岁的白血病患者配型初步成功。“说实话当时心情挺复杂的,既惊讶又高兴。”
也算了却父亲遗愿
  李正的父亲当时已是肺癌晚期,一开始并没有同意李正捐献。“父亲一辈子务农,并不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怎么回事,老人家考虑得多,怕对我有不好的影响。”
  在一次回潍坊老家时,李正与父亲彻夜详谈,告诉他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父亲晚上睡不好起来好几次,我给他捶背时就跟他说,你有我照顾,现在别人也需要帮忙了,对她来说我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第二天一早,父亲告诉李正说“你去吧”,“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父亲对我说,自己的病情也就这样了,你去帮帮别人也是好的。说完这话一周后,父亲就去世了。”说到这儿,李正眼中的泪水开始打转。
  “我救不了父亲的命,但能去救另一个陌生的生命,也算是一种安慰了。再说父亲也支持我,答应人家就不能再反悔了。”父亲去世后,李正在悲痛之余,一直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着准备。3月16日,他在妻子的陪同下来到济南,他说,这也算是了却父亲的遗愿。
  身为一名医生,李正说他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与平时行医用知识救人不同,这次捐献是用他自己的鲜血救人。“那个姑娘这么年轻,虽然我不知道她是哪里人,也不知她叫什么名字,但我们流着同样的血,也是一种莫大的缘分。”李正说,只要女孩能安好,他就放心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