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赤诚退伍兵
2017年08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畔政
  我父亲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退伍老兵。
  至今难忘上世纪七十年代夏日的那个夜晚,村里组织召开批判一位社员偷集体粮食的会议。父亲作为发言人之一,在汽灯强光的照耀下,对偷粮者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事后,小伙伴告诉我,我父亲闭着眼睛发了个言。
  闭着眼睛?我那时已十几岁,竟对此不甚了然。之后我细心观察,发现父亲在闲暇之余,总是坐在椅子上打盹似的闭着眼睛。二十多年后,我和父亲去医院才知道,父亲的右眼患有角膜炎!为什么是这样?一向守口如瓶的父亲终于告诉了我,他在部队当兵时,因为除四害运动,在一次捕捉麻雀时不慎被芦苇戳伤了眼睛,从此留下了后遗症。原来父亲一直忍受着伤痛在劳作呢!有人提出,父亲在部队期间受伤得的眼病,完全可以搞个残疾证明,国家也有补偿啊。父亲淡淡地说,别去搞那些东西,这不也很好。
  父亲当兵五年,官居“班长”高位,凭一腔热血,工作干劲冲天,不甘人后,常被评为优秀士兵。五年后,退伍回家务农。父亲年轻体力壮,集体农活从来不拈轻怕重、耍奸抹滑。一次,要挪动1000多斤重的机器,需要两个壮劳力抬。村支书伸上抬杠后,年轻的壮汉们竟然谁也不敢上去抬,见此情景,父亲毫不犹豫地走过来,肩放抬杠,和村支书一憋劲抬起了沉重的机器。谁知,行至下坡时,机器突然向走在前面的父亲倾斜,父亲顿时感到腰间一阵剧痛,但他一声不吭,咬牙坚持完成了任务。事后,父亲腰越来越痛,但要强的父亲没有声张,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工伤啊!父亲竟然没有因此歇一天,没给集体添一丝一毫的麻烦,仍坚持出工,但从此患上了腰痛病。
  我参加工作后,我的兄弟姊妹还在上学,母亲体弱,家中的体力活仍然全靠父亲。但是,父亲从来不因为家中的活多让我请假回家帮忙,只是嘱咐我干好工作,别耽误了公家的事情。三夏三秋,售棉卖粮,一切重活都自己扛着。
  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冬闲季节,开开荒阡,整整土地。三夏三秋之前,总是扛着锨,整修一遍通往田间坑坑洼洼的道路,为自己方便,也为了老少爷们出行方便。
  父亲没上过学,斗大的字不识几个,讲不出多少大道理来,然而,他却始终坚守着一位老军人的本色,从不患得患失,从不斤斤计较,敢于担当,乐于奉献,说的少,做的多。对国家、对集体,对子女,只有一颗肝胆赤诚的心灵,淳朴、憨厚、忠诚、本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