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不单行
美军“麦凯恩”号撞油轮,10人失踪5人伤
2017年08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1日,美军“麦凯恩”号驱逐舰抵达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附近海域。 新华社发
  “阿尔尼克”号商船
  “麦凯恩”号左舷受损。 新华/路透
     总部设在日本横须贺港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在一份声明中说,日本时间21日早晨美军“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在新加坡东部海域与油轮“阿尔尼克”号相撞,事故造成10名船员失踪、5人受伤。这是两个多月以来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海域第二次发生撞船事故。6月17日,美军“菲茨杰拉德”号导弹驱逐舰与一艘菲律宾籍货轮在日本水域相撞,事故造成7名水兵丧生,舰体严重受损。

  左舷与油轮碰撞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在声明中说,日本时间21日6时24分(北京时间5时24分),“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与油轮“阿尔尼克”号在新加坡东部海域相撞。
  “麦凯恩”号1992年下水,属于“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排水量为6630吨,装备2套“宙斯盾”系统发射装置,以及火炮、反舰导弹等武器,以美国亚利桑那州联邦参议员麦凯恩的父亲和祖父的名字命名,他们都是美国海军上将。
  初步报告显示,事故造成“麦凯恩”号左舷侧损毁。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说法,“麦凯恩”号当时正前往新加坡进行常规港口访问,撞船后“麦凯恩”号继续依靠自身动力前往新加坡。
  美国海军说,事故造成10名船员失踪、5人受伤,来自美军“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的“鱼鹰”运输机和“海鹰”直升机在出事海域协助搜救,新加坡方面也派出海军和海警舰船以及拖船参与搜救,马来西亚海军、空军和海事执法局的船只和飞机也投入搜救。
  海运网站信息显示,“阿尔尼克”号悬挂利比里亚国旗,被列为石油或化学品运输船。事故造成“阿尔尼克”号艏尖舱高出吃水线7米处受损,船员无人受伤,事故发生地没有发现油料泄漏污染或海面交通受阻现象。
  据美国有线电视网报道,“阿尔尼克”号所属希腊斯迪尔斯海运公司网站显示,该船建于2008年,长183米、宽32.2米、总吨位为3万吨。据报道,“阿尔尼克”号7月3日从韩国平泽港出发,原本预计21日傍晚入新加坡港,载有近1.2万吨燃料油。
刚在南海“巡航”
  就“麦凯恩”号与油轮碰撞一事,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媒体表示:“太糟糕了。”他随后发推特表示:“我的思绪与驱逐舰上的海员们同在,我会为他们祈祷,搜救努力正在进行中。”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麦凯恩”号是在南海完成所谓自由航行任务之后驶向新加坡的。本月10日,“麦凯恩”号擅自闯入我国南沙美济礁12海里水域,这是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海军在南海的第三次“自由航行”行动。
  此前,5月25日,美军“杜威”号导弹驱逐舰擅闯我南沙美济礁12海里水域;7月2日,美军“斯坦塞姆”号导弹驱逐舰擅闯我西沙中建岛12海里水域。
  这是两个多月以来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海域第二次发生撞船事故。今年6月17日,美军“菲茨杰拉德”号导弹驱逐舰与一艘长222米、排水量29000吨的菲律宾籍货轮在日本横须贺港西南方向水域相撞。事故造成舰体右侧大幅损坏,舰内部分区域发生渗水,7名水兵丧生,包括舰长在内的3人受伤。
  “菲茨杰拉德”号撞船是2000年以来致死美国海军人数最多的单一事件。美国国防部8月17日认定该舰舰长“缺乏领导能力”、舰员“航海技术糟糕、放哨时出现失误”,美国海军准备处分“菲茨杰拉德”号所有当事官兵,将撤销舰长和舰上另外两名高级指挥官的职务。
美军舰事故频发
  除了“菲茨杰拉德”号和“麦凯恩”号发生撞船事故之外,今年5月9日,韩美举行联合军演期间,美军“夏普伦湖”号导弹巡洋舰在韩国郁陵岛南部海域与一艘韩国渔船发生剐蹭。更早些时候,2016年8月18日,美军“路易斯安那”号战略核潜艇、“鹰视”号潜艇支援舰曾在正常行驶时发生剐蹭,导致潜艇右舷轻微损伤。
  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军“斯坦塞姆”号导弹驱逐舰上1名男性水兵8月1日在南海水域失踪,美国海军的声明说,这艘驱逐舰当时正在南海“执行例行任务”。“斯坦塞姆”号上的水兵对这艘军舰进行了多次搜索,试图找到失踪水兵。
  这是美国海军两个月来第二次在亚太地区搜寻失踪水兵。今年6月,美军“希洛”号导弹巡洋舰的一名士兵在日本冲绳附近海域被报告失踪,随后美军进行了50个小时的搜寻。几天后,人们发现那名水兵躲在军舰的一个轮机舱内。
 据新华社、澎湃新闻、海外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