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住房刚需,让安全隐患彻底消除
2017年1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火灾事故发生后,痛定思痛展开地毯式排查和清退,短期内或可实现安全隐患清零,但清退行动之后会不会出现反弹则是个绕不开的问题。要想既消除安全隐患又使刚性需求得到缓解,配套设施的建设保障与监管服务机制的尽快跟进完善必不可少,这才是治本之策、长久之计。

  □范子军

  一场大火,造成19人死亡,这样的悲剧一定要避免。自11月20日起,北京全市开展为期40天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行动之一就是加速严查、清退违章出租公寓,限期要求租户搬出腾退,搬迁时限短则一两日,长则三日至一周不等。(11月26日央视网)
  19条鲜活生命的惨痛代价,换来规模空前的清退违章出租公寓行动。据报道,专项行动进行将近一周,累计排查出安全隐患超25000处,此番严查清退的出租公寓跟发生火灾的聚福缘公寓很相似,多是村民自建、层层转租、人员密集的“三合一”“多合一”场所或工业大院,缺少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经营、生产、生活混杂,安全隐患较多,足见集中清退行动具有必要性。
  火灾事故发生后,痛定思痛展开地毯式排查和清退,短期内或可实现安全隐患清零,但清退行动之后会不会出现反弹则是个绕不开的问题。每每发生公共安全事件,都无一例外会引发高度重视、集中整治并且迅速见效,时过境迁之后某些问题、矛盾又会逐渐抬头乃至愈演愈烈,这在过去并不鲜见。违章出租公寓及其安全隐患大量存在,事先不可能没有丝毫察觉,何以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及时干预,非等到发生恶性事故倒逼行动?清退违章公寓之后又如何构建长效机制,防微杜渐、防患未然,避免出现周期性循环?
  人们之所以存在这样的疑虑,更在于那些违章公寓背后,有着相当庞大的市场需求,当地村民指望出租公寓带来收入,外来打工者需要租金低廉的栖居地,作坊式小微企业希望降低生产、经营场地使用成本……这些刚需如果得不到有效消化,难免还会按下葫芦浮起瓢。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向来吸引着无数追梦人,城市的繁荣发展同样离不开外来建设者,眼下迫于情势和严查暂时撤离,谁能保证风声过后不会陆续回来?即使持续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由此带来的打工族租住难、村民收入下降、市场清冷等矛盾又该如何破解?
  集中开展清退行动很有必要,也得到了包括出租方和租住方在内社会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但显然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要想既消除安全隐患又使刚性需求得到缓解,配套设施的建设保障与监管服务机制的尽快跟进完善必不可少,这才是治本之策、长久之计,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智慧、担当和情怀。这其中,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常态监管自然不可或缺,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安全的公寓市场租赁格局,让无违章公寓、无安全隐患租住成为自觉和常态则是关键所在。尤其是此番清退行动后出现的某些房主坐地涨价的做法,更提示我们防止和遏制可能造成的恶性循环。多在供给侧做文章落实好租购并举的政策理念,尽最大可能为打工者提供可承受的低廉租住地,这既能维护外来建设者的尊严和体面,更有利于体现城市的胸襟和温情,维护城市的稳定与和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