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岐黄文化 振兴中医事业
莒县中医医院评出2017年度“十大中医新闻”
2018年0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能勇立潮头。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唯有奋斗者能乘势而上。
  过去的一年,在莒县中医人的努力下,医院发展硕果累累。医院以“弘扬岐黄文化,振兴中医事业”为宗旨,坚持“中医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文化塑院”发展战略,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中医人坚守公立医院原则,加强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让中医药发展惠及广大百姓。
  盘点莒县中医医院一年来发展要记,“十大中医新闻”精彩提气,催人奋进。

同吹“一把号”,同唱“一个调”,医院整体工作稳步推进
  2017年2月13日,莒县中医医院召开“革除障碍、团结一致、健康发展”新一轮解放思想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2017年4月5日,召开质量安全管理年活动动员大会;2017年12月4日召开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医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署,围绕问题、目标、用人“三个导向”,动员全院上下迅速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热潮,认真查摆问题,积极革除影响医院加快发展的重大障碍,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水平,做到‘西医技术先进不落伍、中医治疗特色更突出’,加快建设省内同级医院领先的‘标准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步伐,为群众提供安全、满意的就医环境,医院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借梯登高 借智兴院 建成12个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工作站
  2017年5月3日,首批医学博士生导师、医学硕士生导师工作站启动。不到半年时间,医院分别与与山东省中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省级医院著名专家合作建设了骨伤科一病区、脑病科、耳鼻喉科、妇科、眼科、神经外科、外一科、肿瘤血液病科8个博士生导师工作站,肾病科、儿科、骨伤科二病区、心内科4个硕士生导师工作站。依托工作站,医院根据患者需求,定期邀请专家来院坐诊、查房、手术,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带教医务人员,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医疗技术、科研水平的提升,方便了群众就近诊疗,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便捷、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通过大型中医医院巡查 开拓医院工作新局面
  2017年5月9日至12日,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大型中医医院巡查专家组一行9人对我院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巡查工作。巡查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暗访、列席会议、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统计资料分析等多种形式开展巡查工作,同时深入到相关科室参加病房交接班、查房、疑难病历讨论和急诊演练,进行了全方位、认真细致的巡查和指导。专家组对医院各方面工作的亮点和突出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成立首届理事会 开启法人治理结构新模式
  为加快推进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2017年7月30日,莒县中医医院召开首届理事会成立大会,并于8月4日召开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迈出坚实又关键一步,将为医院今后的发展增添新动力、带来新机遇,有助于提高公益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院发展添活力”的改革目标。

眼视光中心、肛肠诊疗中心相继建成 医院学科建设喜结硕果
  2017年8月18日,莒县中医医院与潍坊医学院合作成立的“眼视光中心”开业,该中心的成立不仅填补了莒县眼科相关技术项目的空白,更为广大近视、弱视患者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高效便捷、价廉质优的诊疗服务,切实关爱和帮扶相应社会群体,开启近视防治的工作新篇。
  2017年11月23日,莒县中医医院与马应龙药业集团联合推出的马应龙肛肠诊疗中心开业,医院盆底外科“三位一体”的专科诊疗模式使全县及周边广大肛肠患者不出家门即可享受到国内先进的肛肠专科诊疗服务。
  2017年医院先后开展了19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皮肤科开展的经方乌梅丸加减治疗糠皮孢子毛囊炎为国内首创,另有3项新技项目在市内首次开展、5项在县内首次开展、10项在该院首次开展。

全国“最美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荣誉担当国医精英引领传承发展
  2017年11月1日,莒县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专家宋会都喜获全国“最美中医”殊荣。
  2017年2月份,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复,医院王卫红工作室获批2017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这些穷毕生之精力固守杏林的国医精英,组成了莒县中医医院坚强的发展壮大基石,在传承国学经典、发扬精诚仁心过程中树立起了自身品牌,构筑起了学习交流平台,畅通了传承发展脉络,在悬壶济世的同时,为新时代新生力量的继承培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莒县首届膏方文化节成功举办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预防为主、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部署,通过亲民的形式,将中医文化普及开来,并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由莒县中医药协会主办、莒县中医医院承办的莒县首届膏方文化节于2017年11月19日举行启动仪式。活动中,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专家黄尧洲、童文新;山东省中医院专家薛一涛、王经武、杨军、崔德芝、王伟明、滕晶、何荣;山东中医药大学专家井夫杰等众多专家现场义诊答疑开方;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药事科主任、沧州市中药研究所所长闫国强来院指导交流膏方制作。同时有中医药文化与膏方展示、民间秘方验方收集整理等多个组成部分,在对“治未病”理念推广、促进中医药在预防保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收到了显著成效。
  2017年12月9日,医院外一科成功开展首例腹腔镜下全结肠直肠根治切除术,该手术也是日照市首例,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医院微创结直肠外科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一年来,医院微创技术快速发展,更加成熟。开展的腰硬联合麻醉+闭孔神经阻滞下膀胱肿瘤挖除术填补了我市在该领域的空白:开展了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术、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鞍区肿瘤切除术:开展了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开展了腹腔镜下粘连分解并巧囊剥除术……手术切口小,病人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一一呈现,标志着医院微创技术的有力提升。
走下去,送上来 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千家万户
  2017年11月12日,“2017中医中药中国行——齐鲁名中医巡讲(莒县站)暨全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在莒县中医医院举行。本次活动历时近1个月,通过现场演练、专题授课以及到中医重点科室参观学习等方式对全县基层中医药工作者1300余人开展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医院派出7名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中医药专家作为授课老师,培训内容涵盖骨伤类、针刺类、灸类、拔罐类、推拿类、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等。医院在大力推进‘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四名工程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好区域性龙头中医医院的带动作用,坚持通过‘走下去’和‘送上来’相结合的方式把中医适宜技术传播下去,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使更多基层百姓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为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深入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更好地发挥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益,医院与洛河、闫庄、陵阳、龙山、寨里河、长岭、小店、夏庄等8处乡镇分别签订了支援帮扶协议,结成了帮扶对子,并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通过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探索构建以医共体为基础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切实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可及、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新的一年,沐浴着十九大春风,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莒县中医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莒县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为打造“一强三名”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莒县贡献力量!
     刘相荣 王孝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