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人农新”奇传药山写谱钊张
深加工提高山药附加值,带动周边5万农民种植山药,脱贫致富
2018年02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赵念东    

  1月20日,首届菏泽“新三农”展评会举行,其中10名“新农人”备受关注,来自定陶陈集的张钊正是“新农人”之一。“80后”的他是山东天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总裁,将陈集山药由一个地方小品种发展成为定陶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周边10个县区、5万农民种植山药,实现脱贫致富。
山药滞销他来救市
  2015年,山药市场行情低迷。“我在一次下村时,发现很多村民的山药都堆压在院中,卖不出去。然而,山药一旦发芽,就不能卖。”张钊说,没有销路,愁坏了山药种植户,而一些收购商趁机压价,山药价格跌至每斤一元。针对当时山药市场行情,为了替山药种植户分忧,张钊带领合作社投资5000万元,改造5000平方米的山药库房,建设4000平方米恒温库和冷库,又以高于市价5毛的价格敞开收购和代储山药。“渐渐地,市场价涨到每斤4元,为种植户挽回了损失。”他说。
  张钊通过在北京和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在省、市、县、电视台及各种报纸、杂志上做宣传,使陈集山药已由一个地方的小品种,发展成了定陶区年产10亿元的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周边10个县区、5万农民种植山药,以实际行动为农民的脱贫做出贡献。
抓住机遇
搭上电商的“快车”
  为将陈集山药这个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他成立了天中陈集山药合作社,注册了多个商标,获绿色食品认证标志和产品出口许可证,与全国17个省市、30多个大中城市、482个超市建立供销关系,产品供不应求。
  2016年初,政府推行农产品上行试点,张钊认为这是个山药销售的好时机。他构建起了一条真正将互联网电商与农业产业链相连接的新模式。陈集山药以药食同源和国家地理保护产品的特点,很快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2016年仅网上销售山药就上百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
深加工
提高山药附加值
  为增加山药附加值,张钊带领公司研发团队研发生产山药粉,山药肽粉。投入2000万元新上了年产1万吨的山药粉生产线,生产山药粉实现年销售收入2000多万,既增加了山药的附加值,又为农民的山药种植和销路提供了保障。
  随后,公司实验室对陈集山药进行了研究,使陈集山药不仅保持了正宗的原味,而且产量也成倍提高。为把技术传授给广大贫困户,公司与定陶区农校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把种植管理技术传授给贫困户和广大农民。并与种植户签订合同,以高于市场价的5%—10%收购贫困户的山药,确保贫困户种植的山药有较好的收益。
  “为感恩而创业,为责任而奋发,为发展而创新,为贡献而拼搏。”张钊常常提起这句话,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合作社发展的企业理念。将陈集山药事业做大做强,让广大种植户早日脱贫致富,这已是他努力奋斗的方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