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和有“道”
从文在寅视角看朝鲜半岛局势演变
2018年03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当地时间8日,正在美国访问通报访朝情况的韩国特使团发布重大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同意在5月前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会面。两天前,特使团曾宣布:韩国文在寅总统和金正恩将于4月底在板门店韩方一侧“和平之家”举行首脑会晤。
  5月前,4月底,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在板门店或许会上演美朝韩峰会。今年以来韩朝密集互动促成了这两天半岛局势迅速解冻,中国的“双暂停”倡议功不可没。正如王毅外长所说,和平亟需争取,机遇不容错失,中国之“道”仍要坚守。

  本报记者 赵恩霆

韩朝都在等一个契机
  4日至6日,作为对平昌冬奥会期间金正恩派遣高级别代表团访韩的回访,文在寅罕见地派遣青瓦台国家安保室长郑义溶、国家情报院院长徐薰等5位高官访朝。
  郑义溶对美外交经验丰富,而徐薰对朝经历丰富,二人访朝绝不止磋商第三次南北首脑会晤这么简单。6日返回首尔后,特使团向文在寅汇报了访朝情况,整个韩国只有这6个人知晓朝鲜到底说了啥。
  不过,此前披露的消息已足够震撼,除了金正恩要去板门店韩方一侧见文在寅,还包括朝鲜列出了去核条件:消除军事威胁、保障体制安全,甚至金正恩还对4月恢复的韩美军演表示“理解”。
  带着朝方积极信号,郑义溶和徐薰等人6日至10日访美通报情况,于是就有了美东时间8日的那条特朗普同意与金正恩5月前会面的重大消息。
  本轮半岛局势的大转折,始于年初金正恩的新年讲话,朝鲜以平昌冬奥会为契机,派代表团、运动员、艺术团等全面参与其中。高潮出现在2月9日开幕式,金正恩不仅派90岁的元老金永南率团访韩,还专门派胞妹金与正以特使身份随访,向文在寅转交亲笔信并邀其访朝。
  这一切看似朝鲜先伸出橄榄枝,然后韩国顺势而为,实际恰恰相反。文在寅去年5月上台,预示韩朝关系转圜只是时间问题。去年7月6日,文在寅访问德国期间发表了实现半岛和平的“柏林构想”,将在半岛建立持久和平机制放在首位。
  文在寅强调,缓解军事紧张、恢复互信是当务之急,敦促朝鲜停止开发核武,重启对话。只要条件成熟,迎来可转变半岛紧张局势和对立局面的机会,愿意随时随地会晤金正恩。他还强调,韩方不希望朝鲜政权垮台,不谋求吸收统一。
  这是文在寅最早抛给朝鲜的橄榄枝。去年7月15日,朝鲜《劳动新闻》首次作出回应,称消除政治军事对抗状态是发展朝韩关系的第一步。4天后,韩国政府公布“国政运营五年规划”,其中以“2020年(让朝鲜)同意弃核”为目标,在2017年内制定面向无核化及建设和平体制的发展蓝图。
  如此看来,“柏林构想”和对朝蓝图,才是文在寅在不到一年里迅速改善韩朝关系的政策源头。而朝鲜在过去一年遭到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严厉制裁,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抓住了文在寅的橄榄枝。
  直到今年,当平昌冬奥会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来临,韩朝一拍即合,文在寅力劝特朗普推迟韩美军演,满足了朝鲜消除军事威胁的条件;金正恩也答应在冬奥期间暂停核导试验,为半岛局势创造缓和气氛。这显示出中方“双暂停”倡议是缓和半岛紧张局势唯一可行和有效的方式。
文在寅曾有一个遗憾
  作为“自由派”总统,文在寅在对朝政策上一直坚持接触和对话。6日,韩国特使团宣布韩朝将举行首脑会晤时,特别强调“第三次”这个字眼,可见2000年、2007年前两次南北峰会在文在寅心中的分量。
  2000年6月,奉行对朝“阳光政策”的韩国总统金大中历史性访朝,与时任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会晤,双方签署了旨在开展各领域交流合作的《南北共同宣言》。
  卢武铉接替金大中上台后,发表对朝和平繁荣政策,即通过对话解决、信赖与互惠、以当事国为中心与国际合作、国民参与与超党派合作。2007年10月,卢武铉步行跨过军事分界线访朝,与金正日会晤并签署《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
  作为卢武铉的挚友、幕僚和追随者,文在寅当时是青瓦台秘书室长,是卢武铉访朝行动韩方最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对于《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的达成,文在寅很兴奋。他在自传《命运》一书中说,“我真想找个没人的地方高呼‘万岁’……如果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没能实现‘首脑会谈定期化’。”
  文在寅在《命运》中记述道,“当时首脑会谈虽已结束,但(卢武铉)政府任期所剩无几。在下届政府组建前,我们应把会谈成果巩固下来。韩朝首脑达成的协议从法律层面来说,属于国家间的协议……最好提交国会并得到批准……但我们错过了时机。随着政权更迭,两位首脑(卢武铉与金正日)辛苦达成的协议也付诸东流。”
  只言片语中,难掩文在寅对对朝接触成果未能变现的遗憾。因为与卢武铉的深厚友情和对其政治理念的认同,文在寅在卢武铉麾下尽心竭力。因此,文在寅继承了金大中、卢武铉的对朝政策理念,并为弥补当初的遗憾,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
  卢武铉上台时朝核危机爆发,朝鲜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并重启核设施,美国小布什政府对朝强硬,甚至威胁要动武。对此,卢武铉果断强调,朝核问题必须通过对话用外交手段解决,没有韩国同意,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动武行为。文在寅上台后面临的半岛紧张局势,及其对武力选项的坚决否定,都与卢武铉如出一辙。
  文在寅在《命运》中说,“(卢武铉)总统一直倡导用和平、外交手段解决朝核问题,我认为他的哲学、忍耐力与政治领导力应得到相当高的评价。我甚至认为,当时他用充满智慧的领导力拯救了国家。”
  可以说,文在寅的“柏林构想”继承了卢武铉的“和平繁荣政策”,强调接触、对话和互信,尤其是“以当事国为中心”主导半岛事务,近两个多月来的韩朝互动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点。
  有了卢武铉任期末尾的教训,文在寅上台头一年就抓住机遇加速推进韩朝和解。可以预见,如果第三次韩朝首脑会谈达成成果,文在寅将会力推通过国会程序将其固定化,不留遗憾。
朝美对话是终极目标
  在解决朝核问题上,文在寅较卢武铉还有一个显著变化:在积极改善南北关系、谨慎维护韩美同盟的同时,文在寅更强调朝美双方直接对话尤为重要。
  围绕这一目标,文在寅放话“没有韩国同意,半岛不允许生战”,是在打消朝鲜对美国威胁其体制安全的顾虑,而后又致电特朗普劝说推迟韩美军演,既是为韩朝借冬奥会进行接触创造氛围,更是在帮美国向平壤展示愿意缓和局势的姿态。
  文在寅决定派遣特使团访朝后,青瓦台方面就表示,特使团访朝的目的不仅是促进半岛和平、改善南北关系,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促成以半岛无核化为目标的朝美对话。而且,特使团6日返回首尔向文在寅汇报情况后立即启程访美,显示出文在寅主导半岛和解进程的决心,和扮演朝美对话中间人的角色。
  不过,美国一方面担忧文在寅对朝过于积极;一方面又对朝鲜的积极信号予以观望。上个月,平昌冬奥会开、闭幕式期间,美国副总统彭斯和特朗普女儿兼顾问伊万卡先后访韩,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向文在寅重申对朝“极限施压”不能跑调,同时对外尤其是对朝展示韩美同盟牢不可破。
  美国仍坚持对朝强硬:美朝高级代表在冬奥会开、闭幕式上零互动,甚至朝方在闭幕式期间表态“有充分意愿与美国对话”后,美方仍实施“史上最重”对朝制裁。3月5日,美方又以认定一名朝鲜男子在马来西亚被毒杀为由追加对朝制裁。
  好在,美方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特朗普6日表示,“我认为朝鲜(暂停核试验并与美国谈判的意愿)是真诚的,出于我们对朝鲜的制裁和所做的努力,也包括中国在这问题上对我们的巨大帮助。”最终,特朗普同意与金正恩会面。
  8日,王毅外长表示,朝韩抓住冬奥会契机,展开密集互动,南北关系迅速解冻,为冰封已久的半岛局势注入久违的暖流。发生这样的变化有人似乎感到困惑,其实是情理之中。冬奥会期间,朝鲜没有进行新的核导试验,美韩也暂停了针对朝方的军演。事实证明,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倡议是一剂对症下药的良方,为南北改善关系营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正如王毅外长所说,在半岛问题上,尽管隧道的尽头已显露曙光,但前行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此关键时刻,愿各方拿出勇气和决断,为开展必要和有益的双多边接触创造更多契机和条件,推动半岛核问题对话谈判早日重启。和平亟需争取,机遇不容错失,中国之“道”仍要坚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