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品牌不能自娱自乐
2018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我省规划了“十强”产业,其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很受关注。拥有从纺织学徒工到“奢侈品帝国”掌门人的传奇经历,山东如意科技集团董事局主席邱亚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他对壮大文化品牌的看法。

  品牌不是钱砸出来的
  目前,国内很多制造业从业者都在抱怨没有品牌价值,产品得不到市场认可,您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邱亚夫:我们之前也想做品牌,还在长城和上海的淮海路搞发布会,但是最终并没有成功。事实证明,品牌不是靠钱就能堆出来。
  很多人都觉得加拿大鹅(Canada Goose)的羽绒服很好,有中国商家说,我的比他的好,但是没有品牌,凭什么他能卖那个价格。品牌是消费者感知成就感的价值体现。他们愿为这种价值付出高价格。
  打造品牌要有工匠精神,需要有历史的积淀,企业不能着急,纵观全球的高端品牌创造历史当中,需要有经济积淀,也需要有全球消费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可。
  而我们自身的积累不够,之前各方面都比较落后,所以很多时候是向别人学习。你的积累不够,自然很难引发全球消费者对中国企业品牌文化的认可。
  现在我们有了经济、技术等基础积累,品牌建设就变得很重要。做品牌一定不能朝三暮四,轻易换轨道。要有远期目标,定好几年规划。

打造品牌要融汇全球
  现在中国企业面临的品牌缺乏问题刻不容缓,品牌积累需要实实在在的消费,但消费流向国外的情况比较严重,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邱亚夫:确实如此,现在市场变化瞬息万变,我们不能等一百年去积累一个品牌。海外收购、并购之路未尝不是一条途径。用创新思维,超前决策,用国际化的视野整合资源,寻找能为我所用的企业和资源。
  比如我们做服装,山东天然不具有时尚之都的优势。像古驰(GUCCI)今年变得那么花俏,把撞色的东西都融合在一起,引起轩然大波。就是因为意大利是时尚之都,现在成了全球流行。
  现在,中国服装品牌遇到了困难,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中国品牌融入国际化。时尚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有了创意就能拿到市场上卖,更多的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撑。
  时尚是一种流行,流行是短暂的。所以,国际品牌每到下一个节点的时候,就花巨资换CEO、换时尚总监,重新规划市场。中国时尚品牌必须跟资本结合,没有资本和时尚的结合,那就是随波逐流。

中国企业要抱团出击
  整合全球资源,包括走收购并购之路,需要很雄厚的资本,需要很强的国际竞争能力,这条路怎么才能走得顺畅?
  邱亚夫:我们的行业需要猛醒。做品牌不能自娱自乐,要敢于到国际上搏击,去米兰、巴黎接触时尚产业。这么多年,我们很多大牌企业老板都在时尚圈外绕,中国的时尚圈都是孤立地玩。
  中国有十几万的时尚学者,很多人都在封闭的环境下,在学术派老师带领下进行,中国有上百万服装设计师,人才力量很庞大,但是和创造时尚的服装公司又不是一个体系,更大的服装品牌设计公司又是在自己玩。
  所以,我呼吁,中国企业家应该抱团,时尚圈应该抱团,不能各自为政了。整个社会要重视时尚,集合国家力量推动时尚。设计师在米兰为什么能不断涌现,你看当地小孩到处看雕塑、壁画,到处都是色彩,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这种基因。

文化自信很重要
  如果企业能够抱团,时尚业有了足够的资本支撑,还有什么因素有可能制约发展?
  邱亚夫:我觉得文化认同很重要,比如收购巴利(Bally),竞争者很多,但是如意胜出了。因为我不跟他们谈怎么分配利润,我跟他们畅想未来。你想,他们一个总监年薪两千万元人民币,并不是真的在乎钱。
  我就跟他们说,你看你们的文化和中国文化有很多相同点,人心在一起才会真的在一起,钱不会把两个不相爱的人拴在一起,共同爱好、共同欣赏是国际并购的第一要务。
  当然,谈文化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文化自信。2010年我们收购日本品牌的时候,一位当地企业老总到我这里访问,他提出到三孔去参观。他还让我帮他找中国书法家写字,写的是“见义忘利”。他说这是孔子的精髓,是商道的共同追求。
    (本报记者 任磊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