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滞“舒适区”,港片急需走出来
2018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倪自放          

  4月15日晚举行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是2017年港片低迷的真实写照,更是这几年港片的常态。如今香港电影创新不足、新人匮乏的境况日益凸显,让曾经历过港片黄金时代的人们倍感唏嘘。警匪、动作、黑帮的老三样类型,古天乐、刘青云、甄子丹的千篇一律主演阵容,港片让自己待在虚幻的“舒适区”里不肯出来,实则进入低迷期。
  或许是为了抵抗港片的这种低迷,有消息说,2018年港片作品将达到80多部,比2017年多了20多部。不过从影片类型来看,还是脱离不了警匪、动作、黑帮的老三样,《神探大战》《扫毒2》《拆弹专家2》等主打影片皆是如此。
  除了类型上的单一,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同期举行的香港影视博览展透出消息,2018年港片主演依然集中在少数的几个人身上,比如古天乐2018年有新片10部,刘青云、甄子丹、张家辉都是4部。女主演方面,仅蔡卓妍一人有4部作品,也应了业界称港片已无女演员之说。48岁的古天乐依然在港片中担当小生角色,57岁的刘德华、63岁的周润发、64岁的成龙也还在扮演年富力强的中流砥柱,已经年届四十、出道22年的谢霆锋还被称为香港电影新人……港片的青黄不接已是触目惊心。
  老三样加上老牌演员,港片靠这些三十年来的套路,已经很难跟上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审美要求。不求变化、新人匮乏的港片在创作和主创上都出现了停滞,让自己待在某种虚幻的“舒适区”里。港片要发展,必须要走出“舒适区”,港片主创的“北上”,就是对于创作思路和新人成长的一种探索。陈可辛可以拍出《中国合伙人》《亲爱的》这样的题材,林超贤能够成功推出《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这样的爆款,就在于大胆创新题材,大胆起用新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港片走出低迷期,最重要的在于突破老三样的题材和千篇一律的主演阵容,而不在于一年出品的电影是60多部还是80多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