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新作《艾约堡秘史》与读者交流
张炜:“盯住每一个字去突破自己”
2018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最新长篇小说《艾约堡秘史》出版,这是张炜的第21部长篇小说。近日,张炜携新书做客济南新华书店泉城路店与读者进行了交流,他畅谈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我的每一部长篇,最大的难题就是技法创新,因为我不愿意重复已形成的那些经验和技术。”

  本报记者 师文静
实习生  刘凡      

透视中国富豪的
发家史和心灵史

  《艾约堡秘史》是一部透视中国富豪发家史和心灵史的长篇小说。小说塑造的主人公淳于宝册是一位巨富,但他的灵魂并没有因物质和金钱腐蚀而堕落,反而保持着珍贵的纯洁和善良,而且一直嗜爱藏书、阅读,不放弃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淳于宝册虽富可敌国,却陷入了更深的精神痛苦之中,这也驱使着年过五旬的他仍执着不休地探寻情感的奥秘与自我救赎之道。
  “秘史”的秘密在哪里呢?张炜告诉读者,“最大的秘密还是人性。”张炜说,淳于宝册这个人物的价值不在于他有钱,而在于他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第一流人物。“其人性的复杂性、神秘性,以及他怎么样对待荣誉、爱情、金钱、权力,小说中都有了非常复杂的呈现,读者所期待解答的社会问题、道德伦理问题等都包含在其中了。所以这是一次全方位的人和人之间的对话,是关于人性的一个共同探索。”
  张炜也表示,用纯文学的方式来讲述企业家故事和描述爱情,是非常“危险”的。“对于对文学要求非常高的那部分纯文学作家而言,企业家是不碰的,就像不碰武侠一样,爱情也不会写。大量写企业家的爱情,对不起,那是一种自杀行为,太危险了。如果你找不到自己的语言和个人经验,写这样一个主题非常困难。”
文人雅士的风格
从唐诗宋词中继承

  从《你在高原》到《独药师》再到《艾约堡秘史》,张炜的小说一直以“雅”著称,其作品一直具有抒情化、诗意化的表达。在活动当天的嘉宾交流中,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顾广梅在剖析张炜作品时提到,张炜的写作脉络来自中国的唐诗宋词、明代戏曲,是文人雅士的写作风格。对于这一观点,张炜非常认同。他说,顾广梅看出了他写作的“秘密”。“写作的人,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继承文学的传统。我的创作,确实继承的是《诗经》、《史记》、楚辞和唐诗宋词,以及中国的戏曲。”
  张炜说,在过去,中国雅文学是没有小说的,到了《红楼梦》则有了一点点雅文学的传统,它就是继承了中国戏曲和传统诗文。“无论别人怎么推荐中国传统的武侠之类的作品,我一点也看不下去,根本不入脑。我从小接触的就是中国传统雅文学,《红楼梦》对我影响非常大,我的创作自开始就定位于雅文学、纯文学,自然就没办法继承中国传统通俗小说。”
  自幼喜爱读古诗、自年轻就写诗的张炜心中一直有个未完的夙愿,他一直期许自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这种不安也总是在提醒着他。“我不停地写诗,出版了五六本诗集,但是离我自己的要求还很远。我个人最看重的创作就是诗歌,但是这个创作的实体很硬、很大,我慢慢地压它,像摊饼一样摊它,摊一层是散文,再摊一层是小说,摊到边上摊得很大了,中间最厚的、最根本的东西,能不断往外延伸的那个东西还是诗。”
文学不会死亡
它是生命的固有需要

  谈及当下的创作现状与感悟,张炜说,他在写作上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热情不够,而是表达这些东西能够抵达原处的技法不够。“有人说,你写了40多年了,应该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怎么还有技法问题呢?其实,我的每一部长篇,最大的难题就是技法创新,因为我不愿意重复已形成的那些经验和技术。”
  张炜说,他现在两天就能构思一部长篇出来,每天写五六千字,很快就可以完成一部大致不错的小说,但他从来不这样写作。“这个量的积累对我没有意义,所以我一定要让写出来的新长篇和上一部长篇之间有强大的距离感,有张力,有不同的新的笔调和语言。在技术层面必须要勇于去突破自己,要不停地、刻苦地盯住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
  同时,张炜也谈到,技法虽然重要,但也有技法不能代替的东西。“回头看《古船》,它是我现在生命阶段不可能完成的一部作品。那时,我青春的力量、做一个人的纯洁性、不顾一切的勇气,都是现在的我没有的。我活来活去活到了花甲之年,人变得更复杂了,文学的处理也不一样了,技巧更成熟,但《古船》里有太多技巧无法替代的东西。”
  谈文学,必然谈及文学的式微。张炜说,现在不停地有人担忧,纯文学没人读了,都读手机了,他却从不担心这个问题。“如果去读19世纪的大作家雨果就会发现,当时的人们也担心这个问题,大家都去看戏、看热闹,文学就要死亡了。雨果则回答说,文学不会死亡的,文学是生命里一种固有的需要,如果不爱文学了,那么男人也不爱女人了,玫瑰花也不会开放了。”
  张炜说,小说一定会与我们人类的历史一样漫长,任何热闹、小品、电脑都不能够取代文学。“文学语言的魅力之大超出了你的想象,就像超出了我的想象一样。我十几岁爱这种艺术、爱这种语言,我现在六十多岁了,越来越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