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融媒联盟记者与青啤零距离接触
奥古特隔空现身 婚纱照印到酒瓶
2018年05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媒体团参观了青岛啤酒博物馆,现场品尝啤酒。 本报记者 戴伟 摄
     啤酒不少人爱喝,可啤酒博物馆你去过吗?9日下午,“改革开放40周年融媒山东行7+3联盟”采访团就来到了青岛,媒体团参观了青岛啤酒博物馆以及青啤公司。酿造过程一目了然、现场品味体验独特、与第一任酿酒师奥古特“隔空”对话……这是记者们眼里的青啤。

  奥古特现身
请你“喝一杯”

  现在的青啤,不单单是一家啤酒公司。9日下午,在位于青岛登州路的青啤博物馆的体验式酒吧,不少人和亲友前来体验,即便是素不相识的朋友,也能以酒会友。
  “啤酒就是有这样神奇的作用,能让人们充分放松心情,打开心扉。”随行的当地导游表示,品尝青啤各种最新鲜的产品,成为来到这里参观的人们的不二之选。
  作为一家有百年历史的企业,青啤本身的发展历程,同样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看,那个人好像真的啊!”在博物馆昏暗的老发酵池,一位白发老人迎面走来,拿起一杯啤酒,细细品尝,随后把酒杯里剩下的酒“泼向”几米外的观众,围观者一阵惊呼——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水雾效果。“这是我们特意做的互动效果。”青啤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
  前述负责人表示,2017年青啤博物馆工业游吸引了85万游客,营收6600万元,“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效益。”
千人千面消费时代
个性化定制来应对

  新安晚报记者项磊注意到,消费时代到来,各家企业面临转型,青啤同样无法回避,青啤有什么应对?
  青岛啤酒公司营销中心创新事业总部新兴渠道发展总监李续冉介绍,应对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推行个性化的定制。仅2017年,青岛啤酒五厂就推出了40款新产品,生产品种增加至90个,包括皮尔森、IPA、白啤、黑啤、炫奇果啤等精酿和个性化产品,还有8+2的产品组合等。
  “现在更注重消费体验和个性化定制。”李续冉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来解释,以前是“定点射击”,现在则是“移动打靶”。这样做的效果则是,整体产量有所下降,但收益却不降反升。
  李续冉说,“比如,未来结婚需要酒,就可以直接网上下单,我们根据客户需求,在瓶子上印刷新郎新娘头像,甚至可以完全按照客户的要求做包装。”李续冉说,在东部和中部的大部分一二线城市,他们大概只需要15天的时间,就能把制作好的青岛啤酒运送过去。“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客对厂的转变,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李续冉表示。

本报记者 刘志浩 王建伟
扬子晚报记者 范晓林
钱江晚报记者 徐健 张云山 联合采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