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足银”当噱头,饰品身价大增
淄博质监部门:“万足银”非国家标准,“万足”“千足”实际相差不大
2018年05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5月9日讯(记者 胡泉) 母亲节临近,不少市民开始为母亲准备礼物,银饰品成为部分人的选择。9日,记者走访淄博多家商场及银饰店后发现,很多商家将万足银当做噱头,提高商品价格。淄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工作人员则表示,千足银、万足银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商家的促销手段。
  张店的周女士想买个银镯子送给母亲。“在一家银饰品店,销售员告诉我,他们销售的银饰品有‘千足银’‘万足银’。后者的纯度更高,而且以后置换的时候不会折旧。千足银每克6元,万足银9元一克。”最终周女士花了200多元买了一个销售员声称的“万足银”手镯。
  回家后周女士却发现银镯子的标签上写着“足银手镯”。“我看到标签上没有出现推销员所说万足银,上网一查说,现在已经没有了‘万足银’的说法了。就感觉被骗了。”
  9日,记者走访了淄博多家商场和银饰品专卖店发现,商家在销售白银饰品时都统一标着“足银”的标签,售价却从每克6元到每克十几元不等。销售员表示,虽然都标着“足银”,可是银含量还是有区别的,十几元每克的是“万足银”。因为银含量不同,所以价格自然会不同。“万足银”比“千足银”至少贵两成。
  据淄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徐桂明介绍,《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不允许用“千足金”、“千足钯”、“千足铂”、“千足银”的纯度标识方法,规定足(金、铂、钯、银)是该标准规定的首饰产品的最高纯度。
  徐桂明称,“千足银”和“万足银”都只是银含量纯度的一个名称,很多消费者都认为贵金属的纯度越高越好,但其实饰品类的白银、黄金等贵重金属与大家观念中的保值贵重金属不同,这些饰品以装饰为主,并不能作为投资保值用。另外“千足银”和“万足银”的纯度只相差千分之几,因此除了提炼工艺费用较高外,实际价格相差并不大。而且“万足银”执行的不是国家标准,而是商家自己的标准。其说法很大程度上就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所以消费者在购买银饰品时,不必过分纠结于银的纯度。一些对银饰品含量及标准不太清楚的消费者,不要掉进商家所谓“万足银”的陷阱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