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行医,治愈脑血管病人万余人
记烟台山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于群涛和他的团队
2018年10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孙淑玉 通讯员 叶杏 邢守林

  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医学领域中患者间的口口相传比什么都重要,深耕临床33年,烟台山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于群涛很少有时间主动推介自己,但来找他的病人却络绎不绝。因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治愈脑血管病人万余人的于群涛成了疑难危重患者的“御用医生”。
  医者仁心,多年来于群涛主任用爱行医,在深耕本专业的同时对其他专业也了然于心,着力攻克疑难脑血管病难题。多年的努力和付出,让他成为用听诊器就能诊断出颈动脉狭窄的“慧眼”,帮患者快速治愈疾病的同时,也将患者的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点亮了无数疑难危重患者的生命之灯。大医治未病,在于群涛看来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更重要,这些年和同事一起在救病治人的同时,还致力于脑卒中的预防,给更多家庭带去幸福和安康。
  于群涛为患者检查身体。
  勇担风险,将30岁女子从“鬼门关”抢了回来
  1980年报考医学院之初,于群涛的想法很简单,希望农村的亲朋好友看病能更加便捷。但毕业这么多年这个小愿望没实现,一心为患,将病人放在心里,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成了于群涛的座右铭。在于群涛看来,这是医者的本分也是一名医生最该有的爱心。以此自励,于群涛在攻克疑难脑血管病的路上从不敢懈怠,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份初心和勇担风险的魄力才顺利从“鬼门关“将一名患者救回。
  30岁的陈女士出现头痛、呕吐症状近一周并逐渐加重,在家人的陪伴下赶到烟台山医院时已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情况,危在旦夕。颅脑CT提示脑出血,但无高血压等常见诱发因素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于群涛经过仔细排查,终于找到“真凶”,原来是颅内静脉窦血栓惹的祸。
  于群涛主任介绍说,颅内静脉窦血栓是发生于静脉系统的血栓,与动脉血栓不同,这是神经系统非常凶险的疾病,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且因术中会发生肺栓塞的风险非常高,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国内也少见这类手术。但当时患者家属对于群涛极为信任,看到患者命悬一线,于群涛果断与烟台山医院介入医学科孙殿敬主任联合,顶着风险为患者进行高难度的静脉取栓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后期对症治疗,女子意识逐渐恢复,住院不到两周后康复出院。无以表达这份感激,后患者及家属还特意到医院送来锦旗表达心意。
  神经内科多见焦虑症、抑郁症患者,不能及时明确诊断会让患者走很多弯路。因于群涛主任的“慧眼”,困扰一位患者多年的疾病被治好。日前,荣成一中年女性因胸闷、心慌,烦躁、多汗等症状,曾在当地及青岛等多地被诊断为冠心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但经多方治疗,均不见好,还逐渐失去了劳动能力。
  慕名来到烟台山医院,于群涛主任详细询问病史后认真为其检查,最终将其确诊为焦虑症,通过不到两个周的心理治疗及合理的药物治疗,其症状即基本缓解,一年后完全治愈,也逐渐恢复了工作能力,顺利返回职场。
恪守金规、严而有道打造过硬的技术团队
  深耕临床33年,于群涛和他的团队全心全意用爱行医,为无数患者和家庭带去了健康和幸福。这份不错的答卷背后是诸多汗水和心血凝结而成。熟悉于群涛的同事都知道,他行医有“金规”,将病人的需求放在心上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前提下掌握扎实基础知识,并要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以博采众长,同时还应做到实时更新知识库和善于总结,看似简单和容易的几点做起来却不容易。
  跟随于群涛主任学习多年,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医生马丽丽印象最深的是他“过目不忘”的能力,不仅对临床医学知识、各种疑难病、少见病的诊治指南等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对病人的病情变化、化验检查单的结果几乎过目不忘,能随时和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内科诊治最常见的医疗器械听诊器对于群涛来说也是有用的宝贝,只要用听诊器一听他就能迅速分辨出是否有颈动脉狭窄,这也让很多年轻医生钦佩不已。
  “没有什么诀窍,都是多年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和多用心就能做到。”在于群涛主任看来,扎实的基本功是第一位的,看病不能等同于修机器,因为没有返修的机会所以要格外用心。此外还应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在精于神经内科专业之外应对所有专业的医学知识都了然于心。
  繁重的工作之外,悉心教授年轻的大夫也是于群涛的一大要务。在烟台山医院,于群涛的严谨苛刻是出了名的。但他以身作则,悉心传授,把诊治疾病的“真功夫”手把手地传给学生,让学生们心服口服。尤其在病人的病情和化验检查情况时容不得一丝马虎,于群涛还时常教导年轻医生要注意“回头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同时要多查资料,在查询中结合临床实践,将二者有效结合。
  但这样一个让年轻大夫“打怵”的于群涛在对待病人和家属时却是另一副模样。他细致入微,耐心亲善。会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给家属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和手术风险,力争为患者提供最安全有效又稳妥的治疗方式,是很多患者的贴心人。从医多年,于群涛对自己的要求是将病人放在心里,把病人当成亲戚去医治,去帮助。
时间就是生命,争分夺秒治疗脑卒中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为患者诊疗的过程中,于群涛从不敢有一丝懈怠。但接诊大量脑卒中患者的同时,他也感到心痛。于群涛主任告诉记者,脑卒中可防可治,在未患病之前预防危险因素,将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特别是房颤)、高脂血症、吸烟、酗酒、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扼杀在摇篮里,才是真正能给广大市民带来福音的举措,为此他和同事一直在路上。
  10月29日是世界脑卒中日,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的“五高”疾病,是导致中国人死亡的第一位死因。许多脑卒中患者由于未能及时治疗,致残致死,甚至因病致贫,整个家庭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于群涛主任提醒市民,当患者出现脑卒中症状时,一定要“快”,快速拨打120,送到有急救能力的医院,在发病4.5小时内,是否能及时送到医院,通过溶栓或介入取栓早期开通血管是决定脑卒中患者生死存亡的关键。快速识别中风的“FSAT”口诀,F(Face):是否能够微笑?是否感觉一侧面部无力或者麻木?A(Arm):能顺利举起双手吗?是否感觉一只手没有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S(Speech):能流利对答吗?是否说话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T(Time):如果上述三项有一项存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据悉,在烟台山医院每个月约200名脑梗死病人中,仅有18%的患者是在4.5小时内送到医院,而80%以上的患者失去了溶栓机会,只能保守治疗。而且在4.5小时内入院适合溶栓的患者中,采取溶栓治疗的仅不足一半,其中除个别因为禁忌症不适合外,大多是因为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的无知而拒绝溶栓。
  这样的数据和现状让于群涛主任备感痛心,为了让患者能得到快速高效的治疗,于群涛和他的神经内科、介入医学科、急诊科团队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365天风雪无阻,日夜作战,全力将患者从入医院门到用药开通梗死血管的时间缩短至40分钟,这一举措提高了脑梗死患者的治愈率。
情系农村,到“家门口”为父老乡亲看好病
  胸有大医情怀,心系基层百姓,于群涛主任经常深入长岛、栖霞、海阳、莱州、荣成等各县市区农村,指导当地医生诊疗,他还经常深入“家门口”,给农民和当地百姓义务看病,只为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医疗。
  在临床上,有许多来自农村的患者经济贫困,于主任在繁忙的工作中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做心理疏导,并采用最省钱、有效的诊治方案,并尽力帮他们解决各种难题,直到病人满意而归。当于主任下基层医院时,总会遇到许多瘫痪在床的脑血管病人,于主任总是亲自动手给病人活动肢体,教他们科学的康复手法,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为烟台市预防医学会脑卒中预防与控制分会主任委员,烟台市脑血管病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于群涛主任和他的团队还致力于全市的脑血管疾病规范化诊疗,足迹遍布烟台各县市区基层医院,指导脑血管疾病诊疗,提升基层的医疗技术。
  大爱无言,作为一名医者,于群涛没有节假日,不论何时何地,电话铃响起他都会抛下一切赶回病人身边,半夜到医院抢救更是家常便饭。作为师长,他以身作则,无私帮助基层医院,竭尽全力培养年轻大夫,让精诚仁爱的医学精神得以传承;作为医生,在国家需要时,他毅然舍家别子两年,远赴万里之外援坦,在恶劣的条件下,护佑了异国人民的健康;而作为家人,他却亏欠妻儿和父母太多。但这份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他随时要做好和死神抢时间的准备,责无旁贷他在医学之路上坚定前行,成为广大患者的坚强依靠。
  专家介绍

  于群涛,烟台山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泰山医学院教授,山东省首届名医联盟委员、山东省抗癫痫协会理事、山东省疼痛协会癫痫分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预防医学会脑卒中预防与控制分会主任委员,烟台市脑血管病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烟台高压氧与航海医学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致力于脑血管病的预防与治疗,对疑难脑血管病的诊治具有深厚造诣,在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急性卒中的规范化治疗级神经功能康复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同时深耕癫痫病治疗,按照癫痫发作的分类个体化施治。1999年至2001年,参加援坦桑尼亚医疗队,在木索马政府医院内科工作两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