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雷
大明湖北岸有一座峻拔的庙宇——北极庙,北极庙西侧就是月下亭。这是一座红柱青瓦、六角尖顶的桥亭,立于一方清池中央,颇为别致。月下亭周围的这一池清波,池中金鳞戏水,红莲卧波,池周顽石砌岸,更显得典雅圆润,颇有中式园林之趣。亭上方悬“月下亭”隶书匾额,三字波磔撇画,左舒右展,彰显书家长袖善舞,此为清代著名文学家、山东提督学政使阮元所书。亭柱有楹联“数点雨声风约住,一帘花影月移来”,取自元代元好问词《浣溪沙》,是清末学者梁启超留墨。
月下亭以白石为基,白石为栏,彩绘斗拱,玲珑清新,南望视野开阔,观“明湖水月”胜景,最是绝佳之处。当夜幕降临,明月当空,清光惠洒,柔波粼粼,湖天一色,垂杨如纱帘笼岸,亭榭忽隐现其间,妙不可言。只要是有月的夜晚,不管是圆月还是弦月,月下亭都像披上一身银白的纱装,而白石亭桥在溶溶月光中则现出一线光闪闪的莹白,就连水池中亭的倒影、桥的倒影,伴着月的倒影,在月光与波光的辉映下也变得莹白了,清晰得如同水面之上的实物一般,此时亭中站立的人儿有了如梦似幻的感觉。月色如纱笼碧湖,垂柳如烟锁堤岸,而那亭台楼阁,在月色朦胧中就如海市蜃楼般若隐若现,偶有清风徐来,飘衣舞袂,荷香沁腑。“花前月下”,恋人们浪漫约会,“月下亭”自然成了少男少女谈情说爱的好去处。
其实这里是大明湖建设较晚的一处祠堂,名曰“成仁祠”。成仁祠始建于民国26年(1937年),祠堂里供奉众多兵魂的灵位,是韩复榘主鲁时为在江西阵亡的陆军五十八师官兵而建。院内主亭原以白石为柱,水池周白石砌岸,池岸两半月形白石护栏,当时此亭位于成仁祠院落正中,周围建筑颇多,回廊、大厅、门楼、角亭、花墙等建筑风格与月下亭一致。而这里现存的建筑已经很少,除了月下亭和北祠堂尚存外,其他建筑荡然无存。此亭的两半月形白石护栏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拆除,扩建成了现在自然石驳岸的荷池,月下亭亦改为朱红楹柱,失掉了典雅脱俗的风格。月下亭造型为中西合璧的民国典型建筑,而其他附属建筑均为同样风格,未能保留至今,有些遗憾。
说到大明湖的成仁祠,不能不提起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1948年济南战役后期,成仁祠曾是王耀武的临时指挥部。王耀武是国民党的著名悍将,抗战时期,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江西上高会战、湘西雪峰山等重要战役,功勋卓著。当年的王耀武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山东的“三李不如一王啊”!这是当年黄埔系军人中流传的一句口头禅。“三李”指的是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一王,即王耀武。他们同是山东老乡,又都出身黄埔,论资历,“三李”个个是黄埔一期学长,早年军衔也高。但八年抗战下来,黄埔三期的学弟王耀武如同坐了直升飞机,飙升至第四方面军司令长官,成为当时国民党军队中晋升最快的人,令“三李”望尘莫及。1944年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成立,下辖四个方面军。王耀武升任第四方面军中将司令。抗战胜利后,王耀武就任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司令部设在济南,这是当年全国八个绥靖区最大的一个。
解放战争中,王耀武接手了山东,打通了胶济、津浦两条重要的铁路线,受到蒋介石的褒奖。然而,随着鲁南、莱芜、孟良崮战役的进行,解放军兵临城下,把济南围得似铁桶一般,济南成为一座孤城。在“打开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震天口号声中,王耀武的第二绥靖区指挥部,退到了成仁祠的地下室。据说,王耀武一见到成仁祠三个字,就想到蒋介石送给他的镌有“不成功,便成仁”的佩剑,这难道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平时王耀武脾气很大,常见他拍桌子发火,但在成仁祠的三天里,王耀武异常平静,平时烟酒不沾的他,却开始大口喝酒,猛力吸烟。王耀武还算头脑清晰,吴化文已经率部投降,济南城防西线被打开了缺口,飞机场失守,这时的王耀武也不想坚持了,中国人打中国人,且胜负已定,何必再流血?
王耀武算得上“苗正根深”,他抗战从头打到尾,从淞沪会战到芷江战役,从战长沙到守常德,算得上是战功卓著。抗战开始,王耀武还只是个师长,到抗战胜利,他就是国民党四个方面军之一的统帅了。好不容易熬到抗战打完了,照理说这王耀武前途正光明着呢,可是内战中的国民党气数已尽,最终还是当了人民解放军的阶下囚。
今日的月下亭游人如织,欢声笑语,大家还记得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