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牵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
同济大学“苗圃计划”落户青岛九中,学生做课题受豪华导师团指导
2018年11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1月19日讯(记者 李珍梅) 根据光源来调整旋转角度的百叶窗、公交上安装智能扶手……11月16日下午,青岛九中苗圃班举行开题报告会。30位苗圃班的同学自由结组选择研究课题,接受包括同济大学教授在内的豪华导师团点评。学生们用一年时间完成课题。
  “我们希望通过模拟计算,设计一款自感光百叶窗,能根据不同的光照情况自动调节。”16日下午3点半,一场特殊的开题答辩会在青岛九中举行。参加答辩的是该校“苗圃班”的学生。台下,导师团阵容强大,其中有九中校长马志平、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院长冯晓、中德工程学院副书记谭晓等九位专家。
  第一组上场的张震宇、钟世融等4人瞄准了日常学习中常遭遇电子白板因阳光照射形成光斑的问题。为了完成开题报告,他们进行了近1个月的准备。
  今年6月,同济大学“苗圃计划”正式落户青岛九中。学校成为山东省唯一一所同济大学“苗圃”基地高中。这一计划将大学教育前移,教授进中学、实验室进中学,打破按部就班的教育惯例,因材施教,为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开辟快速通道。学校针对2017级学生组织了初选,通过物理、数学、研学能力三门考核,最终确定了30个名额,组成首届“苗圃班”。
  据悉,“苗圃计划”的实施将分为三个阶段。一方面同济大学将派遣专业讲师到九中开展讲座,让高中学生更多的了解大学专业和学院特点;另一方面遴选优秀生源,由同济大学和青岛九中共同培养,指导“苗圃班”学生完成相关课题研究;最后由同济大学和青岛九中组成专家小组,对“苗圃”学生课题进行评价。整个过程让学生听感兴趣的课、做感兴趣的项目,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他们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