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自放
高晓松在蜻蜓FM的音频节目《晓年鉴》刚刚开播,高晓松计划用一年52期节目的形式,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从1969年到2019年,挑选每一年的代表性事件,展开全新讲述。与此同时,高晓松在另一个音频平台《晓说2018》的最后几期节目,却显得越来越潦草,特别是最新一期关于金庸与另一位嘉宾的对谈,则有冒犯众多金庸迷的尴尬。
从《晓说》开始,高晓松这几年算是音频节目的佼佼者,动不动就有数亿的流量。高晓松在音频领域的风生水起,是最近三年知识付费节目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个产业,知识付费的蛋糕很大;但拥有众多粉丝的知识付费节目传播了多少知识,却显得非常可疑。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的元年,2017年为爆发期,2018年这个产业却堪称泥沙俱下。蛋糕依旧很大,根据《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到2017年底,知识付费用户达到1.88亿人,比2016年增长了102.2%。一个传播方式成了一个“类教育产业”,玩家、资本、消费者纷纷涌入,喜马拉雅FM、豆瓣、蜻蜓FM、荔枝微课、知乎等则在不断更新自己的市场板块。
对于普通受众而言,通过知识付费节目能学到知识吗?在互联网行业吹嘘的知识付费时代,一个典型的知识付费受众的一天应该是这样的:早晨醒来后利用起床时间听罗胖60秒语音推送,上班路上用喜马拉雅听关于管理的书,下班路上通过知识付费平台学20个英语单词,晚饭后某个付费课程今天有直播,赶忙去听课。
按照业内的说法,市场上的付费内容分为三类:一种是短期内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一种是具备结构化、体系化的课程、系列讲座;一种是提供价值观,消费者对价值观有高度的认可,比如高晓松的一系列节目。
第三种显然不是知识。能够对人的认知产生影响并可以指导其在具体事物中发生效用的东西,称之为“知识”,如果根据这一定义再去看所谓的知识产品,会发现目前绝大多数知识付费节目提供的只能称为“信息”,而且是碎片化信息。但碎片化信息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日积月累的系统学习。谁都知道体系化、有深度的知识对人有益,但究竟有多少人愿意为费钱又费脑的东西买单呢?于是,付费节目里的“干货”,成了干巴巴的提纲。
被称为产业的知识付费节目,也走到了泥沙俱下的阶段。在某问答节目,答主与提问者的利益分成被投机者钻了空子,网红医生回答的内容,可能多数来自抄袭。影子写手、流水线洗稿、抄袭,这些因素正在损害着知识付费节目的声誉。某知名的商业付费节目,上个月的打开率还接近30%,这个月就降到20%以下,因为学不到知识,受众们也疲倦了。
知识来自于教育业,或者与之相近的出版业,但目前业内普遍不认为知识付费节目为教育产业或出版业。也许正如罗振宇所说,即便用户付费订阅后不去看,订阅知识付费节目依旧是有价值的,因为单纯的付费也能起到缓解焦虑、心理按摩的作用。相当一部分人拥有一种“交钱了就是学习了”的感觉,但其实并没有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什么提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