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系列(一)
2017年05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社会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3、济宁市为什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我们济宁自古就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内涵丰富,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法治环境、政务环境等各个方面,体现了群众生活质量和民生水平。我们创建文明城市,就是要从群众普遍关心的具体问题着手,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抓起,改善生活环境、创造文明生活;就是要让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进来,自觉接受道德礼仪的熏陶和规范,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文明观念、养成文明习惯,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宜业、宜商、宜学、宜游、宜居。
4、创建文明城市的主要评判依据是什么?
  创建文明城市的主要评判依据是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主要体现在:文明城市测评标准要求,市民对窗口单位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要大于90%,对行政执法部门的满意度要大于90%,对社区日常服务管理的满意度要大于90%,对本市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的满意度要大于85%,群众安全感要大于85%,等。
5、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什么?
  中央文明委每三年命名表彰一次全国文明城市,今年是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年。测评指标包括《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其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测评的前置条件。
6、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我市以建立常态长效机制为着力点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特别明确了加快市政管理提档升级、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治理、规范优化交通秩序、改造升级农贸市场、整治规范“五类行业”、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深化行业文明创建、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实施文化惠民系列行动10项重点任务;重点开展了环境卫生、农贸市场、交通秩序、占道经营、五小行业、社会文化环境等专项治理和市民素质提升系列活动,有力促进了一批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通过创城,广大市民主动按照文明标准规范约束日常行为,文明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城市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功能不断改善,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运行加快走上科学化、精细化、制度化轨道。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整体提升济宁发展水平、民生水平,始终坚持为民创建、创建惠民的基本原则,全市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共同创建的大格局。2008年、2011年、2014年连续三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2015年2月,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拿到了向全国文明城市进军的“入场券”。
  我们梳理了与市民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工作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关知识,便于广大市民更好地了解创建工作,继续支持、参与创建工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