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钻井工艺研究院周燕:
自主研发带头人叫响“胜利制造”
2017年05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作业超过160井次,创造经济效益2600余万元,技术应用降低成本60%,刷新了胜利准噶尔油区石炭系玄武岩地层最长单趟进尺等7项全国纪录,先后开拓了东海、南海、页岩气、煤层气、新疆、胜利等市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机械所研发的扭冲工具,这也是钻井院钻井工具研究专家周燕和她的科技创新团队三年来不懈努力的成果。据了解,这个市场应用范围广、创效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扭冲工具投产以来、不仅打破了国外油服企业长期的技术垄断,也成为研究所连续三年的主要创收项目。
  本报记者 邵芳 
通讯员 梁子波    


对标国际前沿技术
2年自主研发新工具

  利索的短发、个性鲜明的周燕,在日常创新工作中,并不介意成为“女汉子”。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创新她认为“质量效益是检验科技人员创新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 
  近年来,在石油钻井领域,随着钻井施工深度与难度的持续增加,现有旋转钻井通过数千米的钻柱传递破岩能量的缺陷日益凸显,这不仅需要持续提升PDC技术,更需要在破岩能量的“供给侧”建立常态近钻头能量补给机制,才能解决深井、难钻地层0机械钻速低、破岩能量不足的工程问题。
  2010年,周燕和她的创新团队对此展开了立项攻关。当时,美国的一家公司研发的扭转冲击发生器在中国市场迅速推开,7到9万的高额日费让这款高端产品的产值迅速破亿。    
  “一定要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扭冲工具”,周燕暗暗下了决心。由于此前国内并没有扭冲工具方面的概念,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她们就从工具的原理模拟、图纸设计到加工制造、组装、试验与测试,从持续改进到推向市场……周燕每一步都走得谨慎而艰辛。那段时间,她作为技术首席或项目组长先后承担8个项目的研究,加上生产和推广任务,工作到凌晨常常是家常便饭。    当年8月,胜利钻井院扭冲工具在完成研发后,首次在井下试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经过2年多的系统改进,这套SL系列扭冲工具才逐步推向市场,周燕心想“一定要把基础工作弄扎实,否则就会给成果转化、推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013年,是周燕和她的创新团队自主研发扭冲工具的第三个年头,当获悉要与国外某知名产品提速工具进行同台比试的消息后,周燕和她的团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积极开展各项施工准备。
  这一年的4月30日,周燕驾因专注思考,与突然刹车的前方车辆追尾,连车带人侧翻,事故现场的围观者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当时在车里感觉身体没有大碍,就从破碎的前挡风玻璃里爬了出来,拍了拍身上的玻璃渣和头发,等处理完事故就回去正常上班了。”回忆起那时的场景,周燕印象很深。她说,直到回办公室工作后,才发现手上已经扎了好几个玻璃渣,“当时顾不了害不害怕,就觉得什么原因都不能耽误这项成果的应用。”
困难面前写诗作乐
小工具闪耀大舞台

  据了解,发生交通事故的第二天,周燕就和创新团队成员前往位于四川的元陆602井进行现场试验。井队没地方住,周燕就和同事租住了一个连自来水都没有的民宅,对于生活她也从不计较。在随后的8天时间里有6天都在下雨,周燕和同事们的腿上、身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湿疹,奇痒难忍,但谁也没有一句抱怨。井队的餐厅小,周燕和同事就在餐厅外露天吃饭,井队的工人师傅们常常嬉笑着催促他们:“快点吃,雨越来越大,吃得慢就成稀饭了。”  
  在元陆602井施工中,从数据收集到分析扭冲工具的应用效果,再与国外企业的服务工程师进行技术交流,该项国外技术已经不再神秘。数据显示,钻井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扭冲工具卡滑指数甚至比国外提速工具更为优良,这个结果让周燕和她的创新团队对这项科研成果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    
  然而前进的路上哪条不荆棘满布?新工具在被认识和推广过程中的阻力、风险令周燕始料未及。面对艰难的时刻,周燕常常靠写诗疏导自己和同伴的情绪,“云中路,雾里树,蹒跚行,迟迟悟。风餐夜路常如故,简淡清心随风渡”,一句句诗词成为抚慰心灵的重要方式,也支撑着她迎来了转机。
  2013年,周燕到中海油上海分公司参加技术交流时,连夜撰写了题为《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文章发给中海油某平台项目负责人。文中写到:“好的技术产品需要孵化,才能呈现勃勃生机;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下,适度减少对国外高端技术依赖,适度加大对自主创新优秀技术产品支持,构建适合我国钻井经济提速核心竞争力刻不容缓、责无旁贷。”
  周燕的诚意打动了与会人员,并使他们获取了在中海油海上钻井平台现场试验的机会。据了解,在两口井的钻井施工中,使用扭冲工具使卡滑指数下降76.7%,扭矩曲线平稳如直线,保护钻头、提高机械钻速的效果显著。同年,胜利钻井院就与中海油签署扭冲工具年度使用合同,至今已连续合作了四年,扭冲工具也正式进入中海油物资产品供应系统。    
  实践是检验创新成果的试金石,扭冲工具也随着时间和成效得到业内认可,并逐步在东海、南海、新疆、胜利等市场应用。面对未来,周燕希望广大科研人员能够立足岗位解放思想、主动作为,能够成为有益社会进步的创新型人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