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采油厂:
“三位一体”调出老区开发新效益
2017年07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25日讯(记者 邵芳 通讯员 张宗凯 苏红红) 不久前,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的义65-斜更5井还是一口名副其实的低产低效井,日油0.4吨。技术人员通过“四化”功图数据分析后,进行工况优化,在没花费成本的情况下,日油增加到1.4吨。
  一段时期以来,在河口厂老油田开发中,低效变高效、高效再提效的案例有很多。据了解,陈25块是胜利油田配产配注示范区,年投入产出比达到1:1.7。河口厂经过潜力分析后,对其地面配套优化,上半年注水层段合格率同比再提高11个百分点。
  老井、老区开发效果的改善,直接表现为河口厂稀油折算年自然递减率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据了解,经过40多年的勘探开发,河口采油厂14个老油田都存在自然递减控制难、开发管理难度大等问题,特别是持续低油价,实现老区高效开发更是难上加难。
  面对难题,河口厂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把做稳老区、让存量资产提质再创效作为的破题方向,打出以“工况优化、注水优化、地面配套优化”为内容的“三位一体”老区调整组合拳,找出适应低油价的老区开发新路径。
  油井工况优化和躺井防控是老区效益开发的关键之一。河口厂按照“一块一法、分区治理、持续优化”原则,积极开展工况优化工作。埕34-平9井储层渗透性好,地层能量充足,6月份技术人员上调参数,使得该井液升水降,日油增加1.6吨。处于低渗透油田的义5-10-斜26井,技术人员则通过下调冲次,既保证产量不变,还有效防止供液不足造成的杆管偏磨,月节电达到了2700千瓦时。1-7月份,河口采油厂躺井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检泵周期延长51天。
  做足“水”文章,是老区效益开发的基础。河口厂以单元目标管理为平台,突出地面、井筒、油藏优化,以水换油,增加、恢复水驱储量90万吨。大王北油田大37块是典型的低渗透油田,技术人员把大371井转注后,对应的大北12-斜34井日增油到6吨。
  优化地面配套对老区效益开发同样重要。为改善水驱稠油油藏的灌注布局,河口采油厂强化陈南油区陈42号回灌站能力建设,投转注回灌井2口,增开回灌泵1台,日回灌能力同比增加1300方。同时,通过对节流干线扩容改造,日注水能力同比增加1000方,陈25块层段合格率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