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投入120多亿元全力改薄
目前校舍开工竣工率均列全省第一
2017年07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新改建投入使用的沙王小学。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本报7月25日讯(刘潇) “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合格的课桌椅”、“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针对基础教育薄弱这一主要矛盾,近年来,德州市明确把学校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把学校建设列为考核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德州通过临时编制专户、后备教师、政府购买服务、教师面试前置等多举措,缓解了教师短缺问题。
  “全面改薄”是国家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按照山东省“全面改薄”的相关规划,德州将在5年内投入资金123亿元,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和解决城镇大班额工程。截至今年5月底,“全面改薄”工程828所学校开工,校舍累计开工面积266万平方米,开工率129.1%,竣工校舍面积220万平方米,竣工率107.03%,开工、竣工率均为全省第一位。
  “通过‘全面改薄’过程的实施,大部分学校的校舍、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学生宿舍、食堂等基本满足需求,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按照规定,小学班额超过45人,初中、普通高中班额超过50人即为大班额,超过66人则为超大班额。就在一年之前,大班额在德州还较为普遍:全市城镇中小学共有560所,教学班9954个,其中大班额6768个,占67.99%;超大班额2733个,占27.46%。尤其是在高中阶段,94%的班级存在大班额情况。
  解决大班额工程实施后,德州有254所大班额学校开工,校舍开工面积256.8万平方米,开工率108.7%;182所学校项目竣工,竣工面积159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0.38万个。
  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德州通过临时编制专户、后备教师、政府购买服务、教师面试前置等多举措,缓解了教师短缺问题。2011年以来,共计招聘教师1.35万人,2017年已落实编制内中小学教师招聘计划1533人,安排310名师范类大学生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
  德州市教育局局长张书鹏称,目前,在全社会形成了一个支持教育、理解教育、参与教育的良好氛围。各方面在涉及到学校建设的有关事项上,都大开绿灯,为学校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