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读者——刘国伟
她成了我教学的好帮手
2017年07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我与齐鲁晚报‘相识’应该有16个年头了。”宁津一中的教师刘国伟说,自从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齐鲁晚报以来,他就被这份栏目丰富、内容充实、重民生、接地气的报纸吸引住了。
  从那以后,不管日常的工作多么繁忙,刘国伟每周都要抽出时间,到学校阅览室去阅读,这也成了他与社会沟通的一座重要桥梁。“特别是德州版创刊这七年来,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德州的历史和文化,更深刻地感受到本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时间长了,也便有了更深的感情。”
  刘国伟称,后来感觉,到单位的阅览室读齐鲁晚报,尽管比较方便,但毕竟不是报纸的主人,有时看到好的内容,想剪下来收藏,难以实现。于是,又自掏腰包订阅了一份。
  刘国伟告诉记者,此后,晚报又成了他日常教学的好助手。特别是从2015年以来,高考推出了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类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体现了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完成这类作文,再单靠课本上的素材是远远不够了。而齐鲁晚报正为他解决了作文教学的难点。晚报上的“评论”、“壹读·关注”等版面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提供了非常鲜活的材料,成为向学生推荐的主要版面。通过我的引导,学生学会了阅读报纸,关注时政,剖析热点,并开始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语文。
  “同时,齐鲁晚报的‘青未了·壹点文学’版的‘中小学生作文选登’栏目成了我上作文课的重要材料。”刘国伟说,一方面,他给学生推荐报纸上发表的优秀作文,另一方面,也向晚报推荐学生的优秀习作。“这样的课内外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功的喜悦。每当听到学生欣喜地告诉我:‘老师,我的作文发表了!我会由衷地高兴。”
  刘国伟说,十几年他与晚报的情缘在不断的加深。看着晚报在一天天成长壮大,感受到了编辑老师们为晚报倾注的心血。在此,衷心地祝福齐鲁晚报·今日德州生日快乐!
     本报记者 刘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